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release/zsfwpt/template/highSubLibraryheader.template.html不存在!

宏观调控要着力优化结构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经过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转型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因素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性增强等,使得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在此背景下,政府如何做好宏观调控,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的同时,如何行稳致远?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解放新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比去年同期稍稍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新阶段,宏观调控的着力点需要如何转变?郑新立:近两年...

北京信息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即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本文重点从四个方面对北京信息技术创新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处于持续增长阶段,预计201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美元。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出现以下发展态势:一是产业发展梯度化,产业分工全球化。二是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信息技术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软件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三是基础网络宽带化,产业应用平台化。信息技术在...

颠覆传统思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现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如何以顶层设计思维,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搞好宏观调控,解决好一系列重大问题,至关重要。鉴于此,近日本报主编管益忻教授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研究员进行了一次对话,现整理如下。郑新立(以下简称“郑”):迄今为止中国搞了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才发展得这么好,世界有目共睹。现在就连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研究、学习、借鉴中国的模式,美国在最近几年较快突破危机,搞宏观...

以自主创新带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今年1—4月的统计数据公布后,虽然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在合理的区间之内,但是许多指标都表明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持续了两年多以后仍然没有缓解。甚至压力还加大了,经济下行制造业感受最为明显。每一次经济波动时,制造业总是率先感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解决当前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经济下行的原因。原因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是需求不足的同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所以,从近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来讲,应当是要通过扩大内需来消化过剩产能。同时克服经济增速下降压力,回到持续向好的发展轨道上来,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应当适度灵活地支持经济增长,这不是刺激经济,而是正常发展的需要。全世界范围内,美国、日本、欧洲,都是在刺激...

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2013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总基调,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长远发展目标是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年度确定的“稳中求进”总基调和中长期的转变发展方式和全面深化改革,是不是产生了矛盾?最近,美国经济学家斯蒂夫·罗奇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中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自相矛盾。罗奇先生长期跟踪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常有真知灼见。罗奇先生的担忧是,中国在年度目标中过分地强调了“稳中求进”,强调稳增长,可能会因为对速度的重视而牺牲结构调整。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怎么解决罗奇先生担忧的这个问题?这恰恰是今年的宏观调控需要改进的重点,也就是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这样...

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农村土地制度上有了重大突破,这是对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完善和发展。第一个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地提出,允许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转让。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做了一个重要讲话,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又延伸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即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以放开。三权分离为发展改革提供一个好的条件。习主席特别强调稳定所有权,落实承包权,搞活经营权,这三句话讲到了农村土地改革要害上。稳定所有权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实行土地的公有制,这是不能变...

把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点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双倍增”战略目标,克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需要增强扩大内需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把淮河经济带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加大投入,兴利除害,使千年水患得以根治,可以使淮河成为我国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使淮河流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淮河流域是鄂豫皖和新四军根据地,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让淮河流域尽快发展起来,使1.7亿人口尽快实现小康,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夙愿,是老区人民和全流域人民的殷切期盼。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总体思路:以上游控制性工...

新型城镇化难点在县域,突破在产城融合

作者/译者 :郑新立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未来新型城镇化将在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就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这是三个国家级的城市群。未来,这三个国家级的城市群,经济总量都要翻上一番,经济规模都要达到两万亿美元以上,将超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大城市群——纽约都市群和东京都市群。未来,三大城市群的产业、人才、信息、资本高度密集,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甚至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大增长极。第二个层面是以郑州、武汉、长沙、成都等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将会带动省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个层面就是县域的就地城镇化,具体来说就是以城关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主体的县域层面的就地城镇化。县域是中...
上一页 554555556557558 559 560561562563下一页  第 /903页  跳转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