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典”的运用:一种文学阐释公共性的生成与嬗变

作者:刘欣 李立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用典是中国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诗文创作方式,胡适就曾指出:“自中古到近代,中国诗文简直是典故的天下。”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9页。'>[1]事实上,“典”的运用对中国古典诗文的接受与阐释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阐释机制的重要生发环节,其对我们理解中国古典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内涵、进而建立文学阐释学的中国理论话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西方,“典”肇造于古希腊时期浓厚的论辩氛围,在其时致力于“说服的论证”的修辞学中,“典”的运用被认为有利于论者在演说与论辩中增强自身观点的可信性。西方文学史上的用典现象也时有发生,但这种用典并未形成通行的艺术法则。与西方相...

宋代绘画艺术的阐释观

作者:刘桂荣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宋代的绘画阐释异常丰富,其生成于博广深厚的文化境域,阐释者包括皇族贵戚、文人士大夫和绘画史论家、绘画创作者,阐释对象包括画家、作品、创作对象、鉴赏者、媒材等,阐释方式除了画论还有大量的题画诗、题跋、画记等,阐释活动也成为文人们的博观雅好,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纵观宋代的绘画阐释思想,始终贯穿着文人的问题意识和精神气质,这种精神特质甚至超越绘画本身。宋代的绘画批评中彰显着强烈而鲜活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于“心”“意”“自得”“自适”“自娱”“自作宗祖”“创新”思致等阐释观中,这些观念的生成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呈现并建构着阐释者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精神旨趣。宋代绘画阐释者以“心”为基底论画...

先秦易学阐释“共同体”对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范式意义

作者:窦可阳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中国自古便有阐释的传统,这是学界的共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中国阐释学”或者筹建“中国现代诠释学”的探讨就已在学界兴起,或以经学视域下的训诂学为基础展开,或背靠始自施莱尔马赫的哲学解释学传统,在中国阐释学的理论建构和现代转型、典范文本解释的方法论等问题上都做了深入的阐发。不过,真正让阐释学成为近年来“大热”话题的,则是张江“强制阐释论”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2014年张江发表《强制阐释论》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1],此后,他以“强制阐释论”为理论核心,陆续提出“理论中心论”“本体阐释论”“公共阐释论”等观点,对前论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调整,掀起学界对阐...

语境原仁:关于仁概念的一次“公共阐释”实践

作者:崔平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由于“仁”在孔子之后获得了突出思想地位,使得在“推原仁字之说”陈来仁:《学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00页。'>[1]即原仁问题上用力之人陡然增加,但由于一直没有清晰正确的原仁观念和方法论而难以成就正果,具有普遍接受度的论断付诸阙如,因此形成聚讼场面。本文试图以对原仁史的反思批判为基础,依据理性规划的原仁方法论展开一次与以往原仁活动判然有别的语境原仁,即在严格给定的历史思想范围内演绎仁概念的逻辑发生和普遍内涵,而非徒劳地试图在本来就不存在仁概念的历史文本参见崔平《仁说传统的方法论迷失》,《南国学术》2018年第3期。'>[2]中去发现仁概念。这一诠释方法具有与当代主流...

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转型与重建

作者:杨天奇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孔子曾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杨柳桥:《庄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页。'>[1]老子同样认为六经是先王留下的遗迹,可见“六经”起初并非只是儒家的“专利”。按照老子的观点,“迹”是“象”的表现,若想“迹”发挥现实功用,必须与自然变化相识为友。孔子据此得到启发,于是整理“六经”,删定了诗,编订了《礼》《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以缮《易》,“序《书》...

儒家阐释学的理论特征及对于建构公共阐释论的意义

作者:泓峻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张江教授《公共阐释论纲》一文一方面对“公共阐释”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另一方面也对可能为公共阐释论的建立提供支撑的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但文章作者所关注的主要是来自西方的理论资源。实际上,中国自身也有着十分悠久的人文学术传统,并形成了十分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对阐释的公共性的追求,在作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主流的儒家学者的阐释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因此,中国本土的文本阐释实践以及在这一实践中形成的阐释学思想,同样可以为中国当代公共阐释学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启迪。而且,在公共阐释论构建的过程中,中国本土阐释学思想的价值也是西方理论资源不可替代的,这表现在:其一,中国学者提出公共阐释论这一理论构想,目的在于...

中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阐释论

作者:曹典顺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伽达默尔认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哲学发现是对一切独断论所保持的批判和怀疑态度。实际上,基于唯物辩证法的唯物史观坚持的也是这一哲学的批判性本质特征和基本认知态度。从哲学逻辑和哲学发展的历史理解,无论是马克思,还是伽达默尔,他们都认识到了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中“精神具有终极意义”的唯心史观的弊端,当然,这丝毫没有否定精神在马克思哲学和伽达默尔哲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就中国道路发展逻辑中的中国文化哲学而言,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虽然唯物史观在中国文化哲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但中国文化哲学的理论逻辑——中国文化公共性,也必须以中国道路的社会实践作为理论根据。当然,虽然理论根据是客观存在,但要认识到这种客观存...

阐释学视野下公羊学“三世说”的精彩演进

作者:陈其泰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当前学界对于阐释学的热议有重要意义,推出了数量可观的论著,提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观点。如张江教授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公共阐释”与“强制阐释”理论。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张江教授的文章作了提纲挈领的理论建构,他认为“强制阐释”的基本特征有四个,即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混乱的认识路线。“公共阐释”是在反思和批判强制阐释过程中提炼和标识的,其基本特征有六个,即公共阐释是理性阐释、澄明性阐释、公度性阐释、建构性阐释、超越性阐释、反思性阐释。'>[1]这些观点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有评论者认为:“不妨将‘强...
上一页 56789 10 11121314下一页  第 /936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