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阐释学与历史教科书史的研究

作者:李帆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近年来,史学研究在诸多方面都有进步,特别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究其根源,和人们对历史与史学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密切关联。学术界已不满足于仅通过由史料到史实这样的层面考订和说明历史,而是试图在更开阔的视野下,揭示历史的多面性和历史背后的东西,如借助多种方法探究历史被叙述和书写的要素,研讨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历史书写媒介的教科书,愈发受到关注,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新亮点,特别是清季民国时期所编纂的历史教科书尤为受到重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分析这些研究成果,会发现主要是关于教科书内容本身的探讨以及该内容和时代变迁、学术发展之关系的考察,相对层次较浅。如何深入下去...

宗教改革史研究中的公共阐释学

作者:朱孝远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阐释具有三个层次:个人阐释、公共阐释和公理阐释。个人阐释是指个人对人与事的看法,是基于材料研究而得出的观点、看法,常表现为新观点、新解释的涌现。公共阐释是指被社会公认的解释,因为这些阐释已经成为常识,成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解释体系。国内学者对“公共阐释”的论述,参见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1]个人阐释与公共阐释互动,要接受公共解释的检验。如果被公共阐释接受,会成为公共阐释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被接受,就会停留在个人阐释的层面,进入不了公共阐释领域。在公共阐释之上,还有一个公理阐述,涉及规律、理论和方法论。只有公理性的阐释,才是最接近真理的阐释。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

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的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建设

作者:孟钟捷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当“历史”一再成为公共产品的热销内容时,当“历史”反复充当社会争议的聚焦对象时,当“历史”不断现身于国际交往空间时,这种“历史热”除了引发人们对过去的不断关注外,更提出了是否以及如何建设一种“公共历史文化机制”的要求。所谓“公共历史文化机制”,指的是对公共领域内历史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加以理性疏导的系统性工程。它既包括个体的自觉性,也指向学术界的参与意识,更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出挑战。有关推动“公共历史文化机制”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学术讨论或采取不认同、不参与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或倾向于堵、塞、斥、废等方法,希望将之狙击于摇篮之中;或如“盲人摸象”,仅仅触及公共历史文化在...

阐释学对历史研究的启示

作者:晁天义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19世纪以来,因在很大程度上受近代自然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的刺激和影响,古老的历史学焕发新的活力,一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围绕认识论和方法论两大核心理论问题的对立,也折射到百余年来的历史研究中。所谓认识论上的对立,是指以客观主义、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一方,与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一方就历史认识客观性、历史学性质等问题发生的争论。所谓方法论上的对立是指,由于对自然科学方法的崇拜,人们在历史研究中忽视或贬抑人文学科方法的价值,导致传统的史学方法论发生撕裂。历史学界的争论分歧日剧,甚至有分裂为壁垒森严的两大阵营之嫌,增添了人们对历史学科发展前途的担忧。那么,面对这样的纷争与对立,究竟有没有一条可取...

从“六经注我”到“我注六经”

作者:成祖明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中西经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阐释的历史,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面临着阐释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关于“阐”释、“诠”释和“解”释的义理之别,张江教授在《“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一文中已论述得比较透彻。张江:《“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哲学研究》2017年第12 期。'>[1]不过,在经学漫长的历史中,“阐”一直未被用作专门术语。“阐”字较早出现在经典文献中,是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对此,韩康伯注:“《易》无往不彰,无来不察,而微以之显,幽以之阐。”又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

作者、文本与历史性阐释

作者:李宏图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历史观的冲击下,历史研究以及思想史研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然也引发不同的争议。例如20世纪9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发表了《历史与后现代主义》,理查德·埃文斯出版了《捍卫历史》对后现代史学展开了批评。就连属于后现代史学阵营的法国历史学家罗杰尔·夏蒂埃也出版了《伫立在悬崖边:历史、语言和实践》,认为后现代历史学正伫立在悬崖边。在思想史研究领域,“剑桥学派”所提倡的“历史语境主义”也正是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一种回应。在国内学术界,张江教授近期发表了《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评“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兼论相对主义的历史阐释》(《历史...

历史学的原生形态及其质文递变

作者:李红岩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在史学理论的概念系统中,将“历史”与“史学”严格地区隔开来,具有建构史学知识论以及历史阐释理论的基础性和始源性意义。由此出发,相应的推论才足以延展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因此,区隔这一对概念的重要性,就像区隔“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对于新康德主义哲学的重要性一样,乃为理论全体之纲。正是基于其重要性,故思想家与史学理论家对之大都高度重视,从而清晰地将历史叙述(Historie)与历史(Geschichte)、“写史”与“历史”区隔开来。黑格尔就曾对作为名词的“历史”作出“客观的”和“主观的”辨析。他说,在德文中“历史这一名词联合了客观的和主观的两方面,而且意思是指拉丁文所谓‘发生的事情’本身...

从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学:何为历史的“正用”

作者:李红岩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近年来,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阐释逻辑论”“阐诠辨”及阐释的“正态分布”等议题,带动阐释学研究呈现热络场面。相关研究具有元学科的属性,内含构建当代中国本土阐释学的旨趣,因而吸引了文史哲各界学者参与。这里也谈一些笔者的思考。阐释学(Hermeneutik)虽是外来术语与概念,但作为专门学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文明区域,都是存在的,而且伴随着人类最初的知识活动、认识活动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因此,阐释学在不同的文明区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或样态,从而标识出知识形态、认知形式的差异。既然它还是发展的,就必然又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从而成为学术史的研究对象,表现出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形...
上一页 7891011 12 13141516下一页  第 /936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