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诠释学与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理论

作者:李建盛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诠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人文科学有着特别密切的联系,而文学与作为文学阐释形态的理论无疑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诠释学这一术语,意指对某种美学文本的解释,如今在文学理论中被大量使用。”Chris Lawn,Gadamer: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6,p.45.'>[1]诠释学、人文科学与文学理论之间具有看似复杂甚至有点拐弯抹角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颇为内在的,诠释学这个概念被广泛大量运用于文学理论便不足为怪。由此,在诠释学和人文科学的视野中讨论文学理论的问题也就具有充分的理由。本文力图在诠释...

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

作者:曾军 辛明尚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张江的“公共阐释论纲”是继其“强制阐释论”之后,对中国阐释学理论的一种建设性努力。如果说“强制阐释论”着力在“破”的话,那么,“公共阐释论”则着力在“立”,即针对当下的中国文论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试图提出一种文学阐释的理想范型。所“破”者,在于一方面剖析 20世纪西方文论走向“理论中心”的学术局限,另一方面则展开对西方文论强制阐释中国经验的“文论失语”的诊断。不过,“公共阐释论”却并没有直接回应如何超越西方文论“理论中心”阶段和如何抵抗西方文论的强势影响的问题,而是试图回到文学阐释的理论原点,即何谓“阐释”、文学阐释的基本特点及其可能的论域等基本问题。由此,在从“强制阐释论”到“公共阐释论”的...

有效阐释的边界

作者:洪治纲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实践中,从现场式的文学批评到当代文学史的构建,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高效且可靠的阐释,希望能够迅速抵达研究目标的本质,但事实常有违人愿。当我们作出了一个个看似有效的阐释,甚至形成某些具有共识性的文学史观念之后,各种“再解读”又给人们提供了诸多新的理解空间,譬如有关“红色经典”的再解读,20世纪80年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再解读,汪曾祺小说的再解读,《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具体作品的再解读,等等。尽管我们要承认,有些“再解读”未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视野或文化内涵,只是动用某些现代理论重新解析了研究对象而已,但大多数“再解读”确实为我们展示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思考维度,同时也在不同程度...

文学视域中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的关系

作者:丁国旗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2014年,张江教授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进行探讨,提出了“强制阐释论”,激起了国内学者对于西方文艺理论的反思与批判;2017年,张江教授又提出“公共阐释”,试图以中外学术资源为基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阐释理论,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作为公共阐释论中的一对核心范畴,是建构公共阐释理论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想就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对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的关系,张江教授在《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 期)中进行了明确论述,他指出,个体阐释受到公共阐释的规约,广为公众理解与接受的个体阐释即可上升为公共阐释,反之...

文学史研究的公共理性与有效阐释

作者:程光炜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史史实、史料和史识研究。具体而言,比如作家路遥与林虹关系的史料和史实,因目前只存当事人路遥的说辞,无另一当事人林虹的确凿说辞,而成为一桩“悬案”。对其进一步研究,必然期望有新的史料出现,例如林虹的叙述、进一步发现的重要旁证等。二是作品的阐释。一个众所周知没有形成共识的例子,是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作者意图”的分析。《废都》1993年刚出版时可谓好评如潮,被认为是当代的《金瓶梅》《红楼梦》,是以写世情呈现历史变迁的大作品。但紧接着该作品受到各方批判,阐释的方向马上逆转:它被指责为写欲望的小说,而且结合当时文学与商业合流的语境,被断定为一部有“商...

走向阐释学的文学理论

作者:李春青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文学理论或文艺学既是一个学科,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门学科的文艺学是很好理解的: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可以招收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一般都设有文学理论教研室或者文艺学研究所。作为一门学问的文学理论就不那么好理解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特别是研究目的都存在诸多争议。事实上,当下文学理论研究者大都受困于一个根本性问题:这门学问的研究方向何在?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在所谓“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确实是一个颇为费解的问题。现在是学术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种企图定于一尊的学说都难免遭到人们的嘲笑与鄙视,因此在我看来,走向阐...

公共阐释论与存在论阐释学的分歧和互补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西方阐释学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其中西方现代阐释学的影响力尤其广泛和深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存在论阐释学是西方现代阐释学的源头,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现象学视角出发,把阐释学由方法论和认识论引入本体论层面进行讨论,伽达默尔沿着海德格尔的道路继续前进,并为阐释加入了历史性维度,建构了他的哲学阐释学。总体来说,存在论阐释学以存在论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不追求阐释结果的确定性,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在阅读或审美过程中的显现,以及读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个体化的审美体验。它引领了西方现代阐释学强调“读者权威”的潮流,在我国学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这种强调个体经验、追求开放性和非确定性的阐...

量子诠释学论纲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简介: 诠释学的希腊文Hermeneutike、拉丁文 hermeneutica、德文 Hermeneutik、英文 hermenentics,它们来源于赫尔默斯(Hermes)。在希腊神话中,赫尔默斯是一位信使,他来往于诸神与凡人之间,给人翻译和解释诸神的消息和指示。诠释学的基本意思是:关于传达、翻译、解释和阐释的学问或技艺。hermenentics一词有多种翻译。洪汉鼎认为,hermenentics译为诠释学,更符合学理一些。从语言学来看,interpretation(解释)更接近hermeneuein的翻译。在量子力学中,interpretation原来多译为“解释”,即量子力学解释。近年来,多...
上一页 1011121314 15 16171819下一页  第 /936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