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自由的历险

作者:白刚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作为马克思思想直接理论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们共同的理论取向就是追求人之为人的“理性自由”。但古典哲学受其“观念论”影响,看重的是“精神自由”,其自由仍然是“虚化”的;古典经济学受其“经验论”影响,看重的是“经济自由”,其自由仍然是“物化”的。自由在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个需要弥合和超越的“张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既超越了自由的“虚化”,又超越了自由的“物化”,进而建构了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最终走向了自由的“现实化”。

资本逻辑与现代性困境

作者:刘诤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现代性是一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马克思思想意义上的现代性植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生成与发展与资本逻辑密不可分,可以说资本逻辑造就了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资本逻辑一方面推动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促使人们不断追求价值增殖。资本逻辑的二重性决定了现代性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现代社会一方面内在地追求自身的扩张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资本本身的对抗又造成现代性发展逐渐走向片面化。这两个方面相互矛盾,呈现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困境和危机。解决现代性的这一困境则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语境中,追本溯源,从现代性的根源入手,对资本逻辑进行理论上与实践上双重维度的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对公正问题三重幻想的批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徐先艳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我们讨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自然需要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当中。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社会公正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时,马克思主义本身也不能缺席这场重要讨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集中阐述公正思想的文章或著作,相反,他们往往是在论战的语境中谈及公正、正义问题。通过对绝对正义观的批驳,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的揭露,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分配正义主张的驳斥,他们实现了讨论重心的两个转换:从谈论抽象的道德正义到建基于经济事实上的历史正义,从聚焦于分配正义到深入到生产领域寻求前提性正义的变革。由此可知,不管是对公正的认知还是具体的实现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拥有一种具有道德力量的主张,同时该主张还应具有经验性的真实条件。从这方面来看,“富强”的必要性就不只在于它是我们民族的百年之梦,也是实现公正的必要条件。

历史进步与目的预设

作者:马建青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马克思继承了启蒙理性主义进步观。他相信人类能够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社会进步,最终把人类带入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共产主义(类利益的实现)的降临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但它构成了“史前史”这一阶段的历史目的。历史因共产主义而有意义和价值;共产主义为历史中每一个事件进行辩护,赋予其合法性;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必然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是注定的;历史有着确切的模式,社会由低到高接近共产主义。马克思进步观中的目的论预设是西方传统目的论这一“生命”基因的隐晦表达,表征着马克思思想的价值。

《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分析

作者:王英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有某种中介。对中介的不同理解导致对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不同理解。对《资本论》进行概念中介分析,有利于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及其科学体系;对《资本论》进行体系中介分析,有利于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概念体系跃迁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分析《资本论》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核心范畴劳动及其二重性能够深化对辩证逻辑的概念中介和体系中介的理解,同时为当前的资本研究提供逻辑启示。

商品概念在《资本论》中的地位问题研究

作者:杨淑静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在《大纲》中没有提及的商品概念被写入了《资本论》的第一章,这绝非偶然。商品在《资本论》中的地位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商品已不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是作为“大写的逻辑学”的《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一个裹挟着货币和资本的超感觉的物,它揭示的是关于人的存在的秘密。这不仅体现在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而且也体现在《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中。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学理脉络

作者:吕世荣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蕴含在他的哲学观、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之中。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思想提供了前提,即破解旧哲学的本体观念论,使哲学研究通达现实。这一哲学观的变革使得马克思能够从现实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之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唯物史观揭示了世界历史形成发展的根源和趋势,对这一内容的分析,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源、动力和趋势,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认识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主要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性质及其趋势,强调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只有在整体性视域内,从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唯物史观以及世界历史理论出发,才能认清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如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避免自我戕害

作者:贺来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简介: 对理想的追求本身进行批判性反省,是避免理想自我戕害的重要防御机制。为此,对“目的”与“手段”关系进行哲学反思,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以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模式理解“目的”和“手段”关系,由于其独断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暴露出深层的重大困境,“手段”的任性与“目的”的异化因此成为难以避免的重大后果。要克服这一困境,必须在根本上瓦解这种理论模式所预设的关于“目的”与“手段”之间的逻辑链条,改变“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理解模式,把“目的”从彼岸世界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把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视为“目的”,把不断减少将人当成“手段”和“工具”,使人受侮辱、受奴役的社会关系视为应当追求的“理想”。以这种“目的观”和“理想观”为基点,任何把个人当成“手段”(哪怕是为了最动人的理想)的观念和做法都将失去合法性,一种与人的生命要求相适应的崭新价值观将被确立起来,并因此深刻地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上一页 910111213 14 15161718下一页  第 /36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