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魂断铡台路易十六

ISBN:7-5004-1583-4

出版日期:1994-01

页数:255

字数:173.0千字

点击量:4699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4.56 [6折] 原价:¥7.6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绵绵延续而又曲折错综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人类不断演化迭进的过程。作为历史学家或文学家来说,无论他从哪一个角度去真实、而不是臆造地论证或描述人类发展的某一侧面或进程,都毫无疑问地具有隽永的历史价值。

从这个意义来说,张联芳先生等专家、学者实在是做了一件有益之事。他所主编的《世界末代皇帝演义》这套书,无论从历史性或知识性、趣味性上,都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

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已为世人所熟知。他不但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民国时期,也活到了新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以及“文化大革命”初始……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了世界上不同肤色的人们的兴趣。他的一生,不仅是一个封建代表人物的经历,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化缩影。有关他的书籍,多年来畅销不止,也说明了人们在不断地思考着超出他这个人本身经历的诸多问题。

与此相关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末代皇帝,作为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最高统治者和代表人物,他们与中国的末代皇帝有何不同?他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又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在大浪淘沙的历史潮流裹挟下,他们一个个又落得了什么样的结局?……

欣读《世界末代皇帝演义》,感到这套书可以基本回答上述疑问。此外,它在题材以及丰富的史料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如果换一个角度,客观地看,世界上的末代皇帝并非都是无所作为者。“生于末世运偏消”,时代的发展,决定了他们的灭亡,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

封建社会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它的世袭制,二是等级制。皇帝,无疑是这两大特点的集大成者。它的崩溃,往往也是从这两方面开始的。研究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教训,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推进历史的进程。

封建时代的灭亡,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使此后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前进了一步,也从制度上废除了十分落后的世袭制和等级制,为铲除人身依附创造了条件。这一灭亡的过程,实在是值得记述与研究的。

历史不会重演,但可借鉴。作为历史学工作者,如实地生动地记述这一崩溃的历史进程的代表人物 ——末代皇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绝非妄言,如果再过若干年,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意义就更大了。

也正因为这套书的执笔者大都是史学专家、学者,而并非文学家,他们在精选史料时,从客观史料出发,没有更多虚构和无端的渲染,所以更显得较为客观真实。

谓之“演义”,其实这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演义”。历史上的演义,如汗牛充栋。但凡提起,无不以《三国演义》或蔡东藩的多朝演义为题。以这两例名著而言,作者大体是以真实的历史为基本背景,在人物刻画和细节上经过了必要的虚构以及文学夸张,但是在大的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上,作者一般并非向壁杜撰——至少是采用了多种说法的一种。而《世界末代皇帝演义》与之相比,则又显得更为真实了。作者除了在景物的描写方面,凭借史料作了稍许符合实际的想象之外,基本内容都是有史料可依的。这种“演义”,可称之为“演”历史之景观,陈历史以“释义”。

历史学,走出“象牙塔”!历史学工作者走出书斋,走大众普及的路,这是一条成功之路。任何学问,如果没有民众,它就失去了价值,尤其是作为传媒作用的书籍,如果没有读者,它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如此看来,文史结合的作品,多年来经久而不衰,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不断前进的人类而言,历史总是具有启迪性,其“营养”之丰富,是任何其他学科都不好替代的。另言之,只要是真实地描绘史实的作品,便具有相当历史价值,也就无疑拥有读者。

自古以来,便有文史结合的著作问世。然而,真正能够传著于世、脍炙人口的,恐怕也是文史结合的作品居多。当然,并不排除其他纯历史学或文学上的精品之作。或者说,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或能反映人类重大足迹的力作,是能够真正历经淘汰而留传于世的杰作。

若谈到文史结合的传世之作,应首推《史记》。它不仅较为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更迭,也以其文章的盖世文采传颂至今。究其因,不外是史论结合的成果。研之,严谨丰硕,读之,琅琅上口,诵之,文采飞扬。对于《史记》,鲁迅曾有过精辟的评价,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确认其为文史结合的典范。至今,《史记》在《二十四史》中的文学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足证,文史结合的作品,具有无可非议的生命力。

“无文无以行远”。谁都知道,再有历史价值的题材,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学描写形式——或称文采,去阐述其内容,则不免显得干瘪枯燥,读者读之无味,显然也就谈不到什么隽永的生命力,或者传诸后世了。

文学,历来以情节取胜,以文采夺人,以情感人,这是一般枯燥的历史教科书所不及的。而文史结合的作品,弥补两者之短,往往能激起不灭的“火花”。《三国演义》等名著历经数百年,广泛流传民间,至今仍脍炙人口,就是极好的范例。

当然,极言之,书籍的生命力的根本评判,在于读者。读者,是真正的“上帝”。

勿庸讳言,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末代皇帝陆续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有利于以生动的内容让我们各层次的读者了解世界史上的一个横断面——封建社会的解体,是一个多么斑驳陆离的过程,有着如何深刻的历史内涵。

囿于史料的局限,作者是基本依照现存史实而成书的,但亦采用某些文学手法增加一些色彩或神来之笔,或许,这将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当我的挚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联芳先生诚恳地邀请我为这套书作序时,我是感到诚惶诚恐的。因为,我不过是一个写了几本中国“末代”作品的业余作者。再者,这套书的著作者,多是我国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甚至参与者还有我的授业老师。在力辞不准的情形下,我出于对这套书的认识,也出于对历史学界前辈的尊敬,拉拉杂杂地撰写了这篇并不像序文的《序》。

贾英华

甲戌夏 于三里河三区陋室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振尧,王尔庆.魂断铡台路易十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陈振尧,王尔庆.魂断铡台路易十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陈振尧和王尔庆(1994).魂断铡台路易十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