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日記》版本與校勘研究
《熱河日記》是朝鮮學者朴趾源1780年隨其堂兄朴明源赴中國行使後依其見聞寫成的一部游記,成書于1783年。該書記述内容廣泛,涉及當時的名物制度、政治經濟、民俗文化等内容,爲讀者展現了一幅18世紀清代社會生活的全景圖畫,《熱河日記》也因此被譽爲“實學全書”、清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本書以《熱河日記》的文獻内容爲研究對象,對其四種漢文版本進行了細緻的對勘和分析,具體包括《熱河日記》版本及特點概述、《熱河日記》校勘研究等。
“倭寇”与日本的“倭寇文学”:中日视差与文史互化
“倭寇文学”是将明代“倭寇”这一历史事件加以文学书写的独特题材类型,在中日两国文学中皆颇具规模。而两国作家所持完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决定了两国“倭寇文学”全然不同的观照与描写,由此形成了“中日视差”。本书通过分析两国的“倭寇文学”,在历史真相与文学想象之间,在史料记载与历史注解之间,在国别与区域之间,深入考察其中存在的差异乃至错位,从而有助于具体而又深刻地认识日本民族的历史观念与文化心理。
日本平成年代芥川奖获奖女作家作品研究
平成年代的日本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危机,维系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道德伦理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裂变和转型。本书立足于转型期的平成社会,依据文学所承载的文化建设功能,利用代表日本当代文学律动的芥川奖这一平台,将各自书写的、相互独立的30位获奖女作家的30部获奖作品聚焦在“价值取向”这一主题下,对日本社会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获奖女作家文本世界的现实书写,围绕迷失中的问题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探索、引领中的问题破解深入探讨了该创作群体对价值取向的认知、找寻及引导,总结了平成年代芥川奖获奖女作家及其作品引导的价值取向和引导策略,回应了女性文学言说及文学的文化建设作用等问题。
风骨与物哀之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990-202...
这是第一部论述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专著。该著将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史放在全球语境中进行考察,发掘其特殊性、重要性及填补空白的必要性,提出三十年的三个阶段论,角度新颖,资料翔实,论从史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反映历程与面貌的研究成果。
本书研究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990—2020),对应(或连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49),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下,日本新华侨华人作家从“乡愁”到“越境”,从“抗日”到“知日”,开始了对异乡的语言及文化的探索。不同于西方的“移民”特点,日本华文作家具有在“风骨与物哀之间”的生存体验与写作心态,其意义并不仅是华文文学在海外的拓展,而是中国文学自身在海外的深入或者叫“生长”,更有意义的是,由于这些诗文成长在日本,在这块让中国人情感极其纠结,痛苦永远新鲜的地方,而使其更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
新马汉文报刊载广府说唱文学文献汇辑
本书所收集的新马广府说唱文学文献资料,包括南音、粤讴、班本、拍板歌、龙舟歌等,都源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汉文报刊中,它们是新马汉文说唱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国内尚无学者整理,此次将其系统性收集整理,为后续的新马汉文报刊文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新马广府说唱文学与中国广府说唱文学有着非常的紧密的关系,在形式上、语言上、内容上关联性较高。新马说唱文学并不是简单继承,其中有创新,也有对新马本地华人及文化的关注。
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本书为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红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和研读大量一手日文资料,对茅盾小说在日本译介与研究的历史展开了详细地考证、辨析与梳理,借助日本之“他山之石”阐释了茅盾小说在域外文化语境下所释放出的独特文学价值及文化意蕴,最终整合完成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日本茅盾小说译介与研究史论稿。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了解茅盾小说在日本的传播情况提供了迄今最全面、最直观的史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