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论孝与忠的社会基础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孝与忠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两个重要范畴。一般的多是笼统地说,孝与忠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准则与规范,我过去也是这种看法。认为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都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基础,都是以大家族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的宗法制度,因而两个社会形态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但是,仔细想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在经济关系的发展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在政治、法律、科学、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反映在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上,是否也应该有一定“质”的区别呢?我想是应该有的。后来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有关资料中,发现了一些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有不同的道德痕迹。所以深入地探...
关键词: 奴隶社会  忠君  君臣  诸侯  

孔子的“仁”与“礼”及其对伦理学的贡献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孔子的中心思想可以说是“仁”。而“仁”的实质则是“克己复礼”,重点在“克己”、“敬人”。他从人性论出发,对“仁”与“礼”进行了心理分析,阐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总结了古代统治者德治的经验和礼的社会作用,从而把“礼”的总评价提高到仅次于“圣”的“仁”(价值观念)的高度,使古代道德观念理论化,为中国古代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仁”,还是“礼”,是中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下的重要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是各持己见,评价不一。由此影响到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看法,这一现象吸引着广大的中外学者对孔子进行广泛研究。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问题争辩的论著出版,然而继续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探索还是有广阔余地的。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君子  

坚持共产主义思想 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学习《邓小平文选》札记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第326页。下引此书均只注页码。'>[1]这就是说,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坚持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任务;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的意义。后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一思想得到理论上的进一步阐发。报告中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一项伦理原则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首先明确地指出,人道主义概念有两种不同含义,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对于长期关于人道主义问题上的争论,是一次科学总结,在理论上是新的突破。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含义,它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决不可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相混淆;更不能以此来“补充”或“代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因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观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由此引伸出来的一系列的理论原则,都是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相对立的、不科学的。但是,作为一项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可以批判地继承下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一项对待人方面的原则规范的。这一原则性...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  原则  科学  人民  

当前仍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或道德标准。中国共产党一贯地遵循这一原则团结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集体主义原则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遵守的基本精神,从而取得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巨大胜利。从道德方面来说,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建国后的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就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行为准则;并且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改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社会道德堕落的状况。除去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之外,社会道德风尚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由此也充分地显示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现在是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还要...
关键词: 个人利益  个人  社会  集体主义  

论道德要求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当前有些同志还是感到提出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来说是应该的,而对全国人民来说似乎是太高了。这种想法当然有可理解的一面,但是,也有不符合实际的一面。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主要是十年动乱过程中,林彪、“四人帮”破坏了共产主义道德准则,搞乱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使有些人对某些道德上不健康的现象有迁就情绪。此外,共产主义道德体系还不够具体,不够完善,也是一个原因。在某些人的头脑里,共产主义道德的具体内容还不够清楚,一想到共产党员的崇高道德典范,就觉得要求太高了难以做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它是公有制(包括劳动者集体所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客观反映,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和...
关键词: 共产主义道德  道德  风格  个人  

在伦理学研究工作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伦理学或道德问题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研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在当前来说,有其特殊意义。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道德这一社会形态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艺的和宗教的等等)和社会生活实践,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道德科学的理论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不仅影响到整个思想领域,而且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使之脱离社会主义方向、人民民主专政和党的领导,从而妨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反过来说,在其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出了问题,也会影响到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从而影响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在当前的现实生活里,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左”倾思潮和...
关键词: 道德  马克思主义  思想  

关于道德的继承性和阶级性

来源图书: 李奇集
作者:李奇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简介: 最近学术界提出的许多问题当中,有一些涉及到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我认为是值得讨论的。比如有人提出:“孔子发现‘仁’,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孔子当时“用孝、悌、忠、恕说‘仁’,我们现在就要用阶级友爱等等方面说‘仁’,其为‘仁’一也”。这种说法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道德论,显然是反科学的错误的。另一种提法是,原则上承认阶级道德论,但是实际上否认或抹煞历史上存在被统治阶级的道德,否认在“一般情况”下存在两种阶级道德的斗争。比如有人说,“所谓阶级的道德也就是统治阶级的道德”,“统治阶级的道德论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成为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论”。或者说,“所谓阶级的道德,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统治阶...
关键词: 道德  统治阶级  阶级  人民  思想  
上一页 23456 7 891011下一页  第 /934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