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基什内尔的异军突起和庇隆主义向传统“回归”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2002年1月,正义党资深参议员杜阿尔德在议会选举中获得绝大多数议员的支持,临危受命当选为新一任总统。上台后,杜阿尔德政治上通过“阿根廷对话”推动社会稳定,经济上放弃货币局制度并实行经济比索化。为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杜阿尔德采取对生活必需品限价、冻结工资但暂不批准解雇职工、将美元存款强行兑换为比索并逐步解冻银行存款等举措,试图以企业、劳工和民众都做出一定牺牲的方式共渡难关,并逐步将阿根廷经济发展的动力从金融业再次转回到农牧业出口上。在杜阿尔德和经济部长拉瓦尼亚的共同努力下,阿根廷经济逐步趋于稳定并从2002年下半年起出现复苏迹象。但在经济形势好转的同时却发生了“阿维亚纳的惨案”——2002年6...
关键词: 基什内尔  庇隆主义  

庇隆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转向”和全面危机爆发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梅内姆上台时,阿根廷正处于恶性通胀引发的混乱之中。为摆脱危机,梅内姆提出实施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开放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这随即遭到正义党高层的强烈抵制,党主席卡菲罗指责梅内姆企图混淆庇隆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界限并以此来蒙蔽庇隆主义的支持者。精简政府机构和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私有化等举措更引发了工会的抗议,一些庇隆主义工会领导人直接称梅内姆为“叛徒”。面对正义党和庇隆主义运动中的空前孤立,梅内姆敏锐地抓住了此时阿根廷社会中“以退为进”的民意倾向经济危机中,阿根廷民众最迫切的诉求已不是巩固民主政体,而是尽快走出经济困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前的困境是领导力不足造成的,他们宁愿牺牲一些“形...

庇隆主义政党化的失败与梅内姆的崛起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阿根廷自由民主制“回归”时,庇隆主义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肮脏战争”中,大批工会领袖和正义党高层遭到残酷镇压,最高领袖庇隆的逝世更加剧了庇隆主义运动的内部分裂和各派之间的权力斗争。1981年,当各政党组成“多党派联合委员会”重返政治舞台时,内忧外困中的正义党不得不将委员会的领导权拱手让给激进公民联盟。到1983年大选前,钢铁工人领袖米格尔成为正义党第一副主席(庇隆夫人马丁内斯仍被尊为党主席,但其已移居西班牙且不参与政治事务)和庇隆主义运动主要领袖,党内重要领导人卢德尔(曾在“多党派联合委员会”中担任正义党代表、庇隆夫人执政时期曾任参议长)被指定为正义党候选人参选。正义党的主要竞争对手激...
关键词: 庇隆主义  梅内姆崛起  

庇隆主义的短暂“回归”与庇隆逝世后的混乱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1966年政变后,“蓝派”主要指阿根廷军队中肯定庇隆主义中存在着民族主义和基督教社会民主主义的积极成分并主张利用庇隆主义抵制共产主义渗透的一派军官。'>[1]将领翁加尼亚上台执政,宣布实行由三个“时段”组成的“阿根廷革命”。第一个时段是“经济时段”,主要目标是稳定经济,恢复增长,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第二个时段是“社会时段”,主要是分配前期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三个时段是“政治时段”,主要是将政治权力交还摆脱了政党纷争的国家机构。为了结束此前党争不止、社会动荡的局面,翁加尼亚宣布解散议会并禁止所有政党活动、取消大学自治权、加强媒体管控,封闭了几乎所有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的途径。为了抑制通胀和吸引外资,...
关键词: 庇隆主义  阿根廷  混乱  

庇隆主义与反庇隆主义的“不可能博弈”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推翻庇隆政权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清除庇隆主义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基础却不易。由于无法将庇隆主义完全排除在政权之外(劳工集团掌握着超过三分之一的选票并可以通过发动罢工、游行等抗议活动直接威胁政权稳定),也难以将其纳入政权之中(一旦庇隆党特别是庇隆本人可能重返政坛,军队就会发动政变予以阻止),这造成了这一时期文官和军人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动荡局面。1955年政变后,出任总统的洛纳尔迪将军主张同庇隆主义和解,并提出“既无赢家也无输家”的口号。但这一立场遭到军队中“强硬派”的激烈反对。不到两个月,洛纳尔迪就被迫辞职。代表“强硬派”的阿兰布鲁将军接任总统后,在全社会发起“去庇隆化”运动,废除1949年...
关键词: 庇隆主义  “不可能博弈”  

庇隆首次执政与庇隆主义的正式确立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赢得1946年大选并上台执政后,庇隆立即着手推动并组织起草了1949年宪法,大幅提高工人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赋予妇女投票权并修改选举规则(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取消选举团制度等)。庇隆将庇隆主义理论的核心概括为“第三立场”并将“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公正”作为庇隆主义运动的“三面旗帜”。从政策实践上看,政治上,庇隆支持劳工集团扩大政治参与,鼓励民众组织起来直接向国家表达诉求,以“有组织的共同体”和“社会民主”取代少数人独享的“自由主义民主”。外交上,庇隆坚持独立自主的“第三立场”,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及其所代表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极端意识形态均保持距离。经济...
关键词: 庇隆  庇隆主义  阿根廷  

劳工集团参政和庇隆主义政党的诞生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1943年政变后,在副总统兼战争部长法雷尔(庇隆担任其秘书)和部分工会领袖的支持下,庇隆被任命为全国劳工局局长。这一时期,阿根廷劳工人数众多,但工会组织分散,意识形态各异(其中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工团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最大),在政坛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到1939年,阿根廷产业工人中仅30%加入工会。到1943年,登记在册的工会会员约40万人,仅占劳动者总数的12%。在肉类加工等重要产业以及在罗萨里奥等新兴工业中心,则没有建立起任何工会组织。庇隆敏锐发现并利用了劳工集团这一弱点,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扩大政治参与等方式,将劳工动员起来并争取到劳工对军政府特别是他本人的支持,这使...
关键词: 庇隆  劳工集团  庇隆主义政党  

民族主义的民众化和庇隆主义的萌芽

作者:姜涵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简介: 夺回政权后,尽管农牧业出口集团通过选举舞弊继续垄断政权并借助军队力量维持统治秩序,但受外贸条件持续恶化、农牧业发展抵达疆域极限、国内消费不断挤占农牧产品出口份额等因素影响,自由主义发展模式遇到的挑战有增无减。而人数众多的劳工集团长期“游离”于政权之外,使阿根廷社会更像是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在此背景下,新兴的民族主义者和激进主义者均意识到了争取劳工集团的政治支持对其夺取政权的重要性。在民族主义者方面,乌里布鲁派失去政权后,曾一度寄希望于军队不堪忍受“左翼挑衅”而很快发动政变。但随着农牧业出口集团借助军队支持得以长期垄断政权,乌里布鲁派逐渐意识到,不能一直被动地游离于政权之外等待“军人领袖的救赎...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庇隆主义  阿根廷  
上一页 1 2 345678910下一页  第 /6222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