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请使用手机登录默认注册账号
返回登录
中国逻辑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
国家与革命:黑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体观念与文化意...
哲学教育与普及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中国哲学
亚洲哲学
非洲哲学
欧洲哲学
大洋洲哲学
美洲哲学
思维科学
逻辑学(论理学)
伦理学(道德哲学)
美学
心理学
宗教
维特根斯坦论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的继承人与编者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之解读
罗尔斯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
哲学直觉作为证据的合理性研究
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翻译的意义建构
图1 该表标示了维特根斯坦遗作里的著作的创作日期和维特根斯坦去世后著作的出版日期,由此展示了维特根斯坦遗作编辑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前四阶同时也可以看作冯·赖特(2001:158-168)所谓的第一轮维特根斯坦编辑活动的一个更详细的结构。各版本的简写(比如PI,RFM,BBB,PB,PG)效仿的是:皮希勒、比格斯、塞尔特纳(2011:249-286)。
图4 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善理论
图3 利益分配示意图
图2 总功利与权利的变化曲线
图1 四个方面的道德因素
表1b 维特根斯坦遗作的后续几轮编辑活动续
表1b 维特根斯坦遗作的后续几轮编辑活动
表1a 维特根斯坦遗作的第一轮编辑活动续二
表1a 维特根斯坦遗作的第一轮编辑活动续一
表1a 维特根斯坦遗作的第一轮编辑活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
京ICP备050329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