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聚类分析》距离和相似系数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为了将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品之间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二:一种方法是用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而彼此无关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零。比较相似的样品归为一类,不怎么相似的样品归为不同的类。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样品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越近的点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但相似系数和距离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而这些定义与变量的类型关系极大。不同类型的变量,在定义距离和相似系数时,其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用时必须注意。本章主要给出距离和相似系数的定义。设有n个样品,每个样品测得p 项指标(变量),原始资料矩阵为...
关键词: 距离  样品  定义  相似系数  变量  

因子分析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一、因子分析的分析基础1.因子分析的模型设有n个样品,对每个样品测得k个指标的值,如下矩阵所示:其中,xij表示第j个样品的第i个变量之值,今后约定变量都是标准化的变量,即:其中对于任何一个确定的i,zit(t=1,2,…,n)所有值的集合称为标准化的统计变量zi,显然,zi的均值为零,方差为1。对于任何i和j,变量zi和zj的相关系数为k个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构成一个k阶方阵:称为相关系数矩阵,显然它是对称矩阵,而且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1。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希望根据 k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3.28)式,把k个变量zi(i=1,2,…,k)表示成一组因子F1,F2,…,Fm;U1,U2...
关键词: 因子  变量  矩阵  

主成分分析实例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案例3.1:某市为了全面分析机械类各企业的经济效益,选择了8个不同的利润指标,14家企业关于这8个指标的统计数据如表31所示,试进行主成分分析。表3-1 14家企业的利润指标的统计数据续表解:样本均值向量为:样本方差—协方差矩阵为:由于S中主对角线元素差异较大,因此我们样本相关矩阵R出发进行主成分分析。样本相关矩阵R为:表3-2 矩阵R的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续表表3-3 R的特征值及贡献率前3个标准化样本主成分类及贡献率已达到95.184%,故只需取前3个主成分即可。前3个标准化样本主成分中各标准化变量 前的系数即为对应特征向量,由此得到3个标准化样本主成分为注意,其中sii是S中对角线上的...
关键词: 企业  标准化  贡献率  样本  

主成分的导出及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一、主成分的导出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的定义,要进行主成分分析,就需要根据原始数据,以及模型的三个条件的要求,如何求出主成分系数,以便得到主成分模型。这就是导出主成分所要解决的问题。1.根据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的条件①要求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为此主成分之间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应该是一个对角阵。即,对于主成分(3.4)式,F=AX其方差—协方差矩阵应为,2.设原始数据的协方差阵为V,如果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后则方差—协方差阵等于相关矩阵,即有,3.再由主成分数学模型条件③和正交矩阵的性质,若能够满足条件③最好要求A为正交矩阵,即满足:于是,将原始数据的协方差代入主成分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公式得:...
关键词: 成分  变量  矩阵  原始数据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及模型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数学模型1.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是采取一种数学降维的方法,找出几个综合变量来代替原来众多的变量,使这些综合变量能尽可能地代表原来变量的信息量,而且彼此之间互不相关。这种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叫做主成分分析或主分量分析。主成分分析所要做的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重新组合为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通常,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原来的变量做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变量,但是这种组合如果不加以限制,则可以有很多,应该如何选择呢?如果将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变量记为F1,自然希望它尽可能多地反映...
关键词: 变量  主成分分析  成分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区域经济差距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有密切的联系,优化或改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所谓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就是指通过科学规划、有意培育、大力发展,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得到改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直至消失的渐进过程。因此,如下三大趋势成为必然。一、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空间结构模式。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与城乡差距有着内在的联系,城乡分离程度的大小,集中地反映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断改善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就是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与促进城乡一体化。二、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是缩小国内区域差距的空间模式。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  西安  郑州  

区域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空间相互作用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在空间上的任何运动,包括铁路公路旅行、邮件电报、大规模商品的移动、城市间铁路直达运输,往返于购物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学校等,区域间的迁移、国家间的贸易、邻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目的是寻求描述作为所有这些社会行为基础的根本性质和规律,并将这些性质和规律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减少风险。一、地理扩散方式1.近域扩散(邻域扩散)一般零售商品扩散、信息传播,首先向周边地区推进。扩散速度与梯度成正比。梯度推移实例例如东亚雁形系列: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东部—其他。2.等级扩散技术扩散、商品批发、行政指令扩散等,多采取这种由...
关键词: 距离  空间相互作用  模型  人口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来源图书: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一、区域形状分析区域是自然、经济、社会诸要素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其形状又反过来对区域的发展和内部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产生相当的影响,诸如影响到区域内经济联系的便捷程度、交通通信和城镇居民点的配置等。韩渊丰、张治勋、赵汝植主编:《区域地理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区域形状的定量描述可以通过其面积(A)、周长(P)、长轴长度(L)、短轴长度(B)以及相应的最大外接圆半径(R0)和最小内切圆半径(R1)等,得出各种形状指标,揭示区域的形状特点。1.形状率形状率=A/L2这是1932年由霍顿(Horton)提出来的,优点是计算比较方便,缺点是只考虑了长轴方向,还有很多区域的...
关键词: 区域  指数  网络  
上一页 123 4 5678910下一页  第 /40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