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史丹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简介: 如前所述,1997—2016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总和的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但整体看这一比重未来也很难有大幅提高。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的迂回程度也随之上升,这会形成更多的服务环节,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服务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这体现在全球总产出的部门结构上,就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会逐步提高。但是,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背后,本质上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变得更加活跃,是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发源地和实现平台,因此,可以认为,尽管从统计数据上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会出现震荡下行的态势,但如果把全球视为一个整体,制造...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  制成品  高技术  比重  

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分析

作者:史丹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简介: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门,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世界银行全球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按2010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1997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为77832亿美元,2016年已增长至11846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4%。在此期间,只有2001年、2008年和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年份的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都为正。与同期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和世界各经济体GDP总和增速相比,制造业增加值的波动幅度更大(见表1-1-1)。例如,2009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9.77%,2010年其增速又...
关键词: 制造业  格局  全球  制成品  增加值  

促进亚洲制造业和能源产能的意义

作者:史丹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简介: 史丹亚洲是全球经济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尽管这一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和宗教文化呈现多元特征,但是从全球来看,这一地区正在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和能源消费中心,在制造业发展和能源安全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诉求。亚洲国家加强在制造业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加亚洲各国的政治互信、强化本地区的区域优势、降低风险隐患、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加速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向亚洲地区转移,2018年亚太地区制造业附加值在全球中的占比已达到50%以上。制造业的发展,使这一地区成为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活力最为旺盛的地区。制造业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
关键词: 能源  亚洲  制造业  中国  国家  

能源产业相关术语简介

作者:吴雁飞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简介: 本书涉及一些能源方面专有的技术概念,笔者在此做一些必要解释。火电、水电和风电:电力从生产到最终变成驱动机器的电能,中间需要经历发电、输电、配售电三道过程。其中发电是第一道程序,而用于发电的既有煤炭等不可再生燃料,也有水力、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煤炭发电又被称为火电,是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国主要的发电燃料是煤炭,用于发电的煤炭被称为电煤);水电是利用水流从高到低的势能,将其转化为电能;而风电则是利用风力带动叶片转动产生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电网和弃水、弃风:在电力发出来后,如果在当地使用,可以不需要连接电网;但因为现在电力通常都会被送到比较远的地方消费,因此需要输送电力的网络——电网。电网将电力从发...
关键词: 能源  产业  电力  电能  煤炭  

《发展与安全:中国能源产业变迁:1978-2012》结语

作者:吴雁飞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简介: 中国能源产业在1978—1992年初步市场化,在1993—2002年进行了大幅度的市场化,而在2003—2012年市场化处于暂缓状态。为什么国内政府部门在1993—2002年成功推动了大幅度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而在2003—2012年却不去推动或者没能推动大幅度的能源产业市场化?通过前面三个案例的分析,本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样一种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政府部门、能源国企与国际力量三者之间的互动——国内政府部门是占主导性的力量,但也受到国内利益(以能源国企为代表)约束以及国际力量(国际制度和国际能源市场权力结构)的约束,同时国内政府部门也试图利用这两种...
关键词: 能源  国家  国际  产业  政府部门  

煤炭产业安全、国际竞争与煤炭产业的安全转向

作者:吴雁飞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简介: 2003—2012年,中国的煤炭产业政策从之前强调煤炭国企“效益和发展”,转而开始强调“国家能源安全”(煤炭产业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一是煤炭国企对国际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依赖大幅下降,其效益逐渐提升,不再是政府的负担;二是国内政府部门担忧国内煤炭企业能否保障国家煤炭安全。为此国家不仅从煤炭进出口政策、煤炭外资政策等方面加强国家煤炭安全,而且还通过扶持大型国有煤炭集团和整顿小煤矿来提升对煤炭产业的控制力。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已初步建立,国家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对这种体制的完善方面。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革,2003年国家成立国资委,之后国有经济开始了战略性布局调整。2...
关键词: 煤炭  产业  煤矿  煤炭企业  中国  

煤炭国企亏损、国际力量倒逼与煤炭产业市场化的深入

作者:吴雁飞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简介: 1993—2003年是中国深入推进煤炭产业市场化的阶段,煤炭产业向强化自由竞争型产业政策转变。虽然1993年国家撤销能源部,并重新成立煤炭部,但相比1988年前的煤炭部,新煤炭部不仅编制大为缩减,而且不再直接干预煤炭企业经营。其主要工作不再是推出各种行政指令,而是制定煤炭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编:《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概要》,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1]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三年放开煤炭价格,三年收回补贴,把煤炭企业推向市场。”孙勇、赵春毅:《煤炭工业大幅度减亏的奥秘是什么?煤炭工业部部长王森浩访谈录》,《企业改革与管理》1996年第12期。'>[2]“(...
关键词: 煤炭  倒逼  中国  煤炭企业  产业  

初步市场化阶段:引入国际力量推动煤炭产量增长

作者:吴雁飞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简介: 1978—1992年,国内政府部门曾试图借国际力量(外资)推动中国煤炭产量增长和技术提升,找到了从外部促进煤炭国企改革的力量。改革开放初国内政府部门开始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目标对煤炭产业市场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种有条件地部分改革的方针的提出,也跟当时国企仍然具有较大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意识形态合法性有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缺少开发煤炭的资金和技术,国内政府部门采取鼓励市场化的方式,试图提高煤炭产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借助国际力量推动中国煤炭产业发展。1982年11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克时指出:“中国...
关键词: 力量  国际  煤炭  项目  中国  
上一页 12345 6 78910下一页  第 /1004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