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海外民主研究中的民意视角

作者:余泓波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以政治文化理论与社会调查方法为基础的民意分析,是海外民主研究中常用的分析视角之一。对其理论演进过程、研究方法进展、实证研究发现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了解西方民主的学术生产,并为基于中国经验的民主研究提供参考。相关文献梳理与学理思辨,可以分析民意之维的形成过程、民意视角的方法与议题、海外关于中国民主的民意分析等内容。海外民主研究的民意视角是民主理论与政治文化理论耦合下的产物,与社会调查方法及学术群体的勃兴息息相关,但仍存囿于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偏颇等缺憾。因此,发展一种能够兼顾价值层面民主的普遍诉求与实践层面社会民意的特殊基础的研究取向,显得尤为重要。民主实践与民意的相合理论,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静悄悄的转型正在发生吗?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50多年前,罗纳德·英格尔哈特首次描述并解释了先进工业社会政治文化中前所未有的转变,他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现象的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这些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非凡的经济增长,这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中国发生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远非完整或清晰。利用三次全国性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本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当前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相对较低,但这种价值观已经在年轻一代中蓬勃发展,并且在塑造个人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政治学的范式、特征与价值

作者:褚尔康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数字空间是以数据要素为根本构成,以数字化“关系实在”为基本组织结构,从而构建出的与现实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代码化、符号化空间视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于数据表征功能,人们能够在抽象的数字空间系统中重新构造和模拟现实世界,并以此拓展新的实践场域。此时,数字空间不仅拓展了人认识现实世界可能性的对象领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从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实现更高层次认识能力和实践维度拓展。在这种带有技术性、虚拟化特征符号的空间体系影响下,代码化抽象要素与现实物质世界构成之间的相互耦合与作用,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数字政治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征。这不仅为政治学研究带来范式体系和研究方法的新的革命,也会对政治学学科建设与体系构建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网络政治舆情界分及其治理体系构建

作者:张爱军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网络舆情分为政治舆情和非政治舆情、突发政治舆情和常态政治舆情、群体性事件政治舆情和非群体性事件政治舆情、重大政治舆情和非重大政治舆情。网络政治舆情的形成、发酵及传播与利益、矛盾、权力、意识形态、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理政治舆情需要对归类政治舆情和归因政治舆情进行差序治理,即对归类政治舆情进行边界、法治、生活、情境和预警化治理;对归因政治舆情应进行利益、经济、政治、技术、平衡治理。对网络归类政治舆情与网络归因政治舆情的治理过程是由点带面、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治理的过程。治理者被治理是网络政治舆情治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对网络政治舆情的治理是回应性治理,其理想目标是多元共治与善治的结合与统一。

数字化转型及其对政府治理的挑战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量纲化的过程,数字化转型是量纲化过程必然的结果。人类社会量纲化发展是从不可计量到可计量、从模糊到精确、从不可知到可知、从不可控到可控的过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标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量纲化的一次飞跃。伴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全面迈向数字化。数字化引发了社会变迁、推动经济转型、改变政治生活、催生政府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数字化也给政府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它造成政府权力被技术分权,政府官僚组织失灵,社会治理主体间关系发生改变,政府治理的思维、价值、逻辑、行为发生变革。为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今后应当以人文情怀引领政府数字变革,在官僚治理中融入公众行动,在完善回应性治理模式的同时实现前瞻性治理,确保算法接地、黑箱透明、技术受控,突破信息壁垒、把握数据安全。

数字政治学的未来图景与现实展开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逐渐拓展至数字世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元宇宙作为智能革命的核心技术,推动政治学界开始思考技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大数据在资源优化和数字世界的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却可能造成数字鸿沟和数据失重等问题;人工智能在解放人类生产力的同时,可能导致全球范围的就业失重,并进一步巩固发达国家的技术霸权;区块链一方面可以赋权大众,并为公民隐私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会加剧权力过度分散和数字经济犯罪等负面影响;而元宇宙既能解放个体潜能,实现和谐的人机共生,也蕴含着一系列政治社会风险。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种数字政治学的现实展开,并思考科技和政治二者关系的时代意蕴,进而力图通过制度和人本来规范技术进步,最终确保技术发展始终坚持正义和健康的方向。

大数据政治学的技术驱动与分析模式

作者:佟德志 樊浩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简介:

摘要:作为大数据时代政治学研究的回应性变革,大数据政治学具有显著的技术驱动特征,集中表现为数据驱动和计算驱动,即以大数据为材料、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方法。在技术驱动之下,大数据政治学产生了文本分析、时空分析和网络分析这三种类型化的分析模式,构成了大数据政治学研究范围、议题和方法不断扩展及聚类的轴心。基于文本大数据的政治学研究主要包括词语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可进一步细化为词频分析、词共现分析、主题类型分析、主题演化分析、情感极性分析和情感预测分析,从词语、主题和情感三重维度探究文本大数据中蕴藏的政治规律。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政治学研究包括时空分布分析和时空演进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呈现政治现象的时空规律。而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政治学研究主要包括关键节点分析和社区关系,分别从节点和关系维度展现政治信息及行动网络的规律。国内外学者利用上述模式,扩展了大数据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和议题,运用于选举、政党、议会、政策、治理、舆情、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等日益丰富的研究领域。技术驱动和分析模型构成了大数据政治学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为动态追踪大数据政治学提供了观察视角。

美国最长战争的溃败根源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克雷格·惠特洛克(Craig Whitlock)新著《阿富汗文件:战争的秘史》的问世,引发美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者紧紧围绕美国政府如何隐瞒战争发展真相的主线,参考了数百份国防部备忘录、国务院电报和其他政府公开文件,尤其是阿富汗重建特别监察长(SIGAR)公布的“经验教训”和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雪片”文件等一手材料,以采访记录、口述记录为表现形式,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文化等领域,还原了美国历史上最漫长战争背后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史”,深刻总结了导致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政策失误和战略失败的多方面、深层次根源,即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深陷阿富汗国家重建的泥潭,以及美国政治制度和情报系统的结构性矛盾。评述该书并反思美国20年阿富汗反恐战争的经验教训,利于厘清美国在制定对外战略中的系统性缺陷,有助于理解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溃败的根源,为维护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考与借鉴。

上一页 45678 9 10111213下一页  第 /293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