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目前全球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书站在当前智慧城市研究前沿,旨在在全面梳理总结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探寻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本书以智慧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综合应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全面回顾国内外智慧城市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智慧城市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我国及陕西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状况,总结比较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论证智慧富平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智慧富平建设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保障机制。
张超,副教授,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在大型国企、外企、民企工作过,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2007年就职西安邮电大学以来,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CSSCI6篇,北大核心6篇。合作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研究报告(工具书)5部。对我国城镇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有10多年经验,主持或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张鸿,二级教授,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西安现代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近年来,在《经济管理》《中国流通经济》《当代经济科学》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7本,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余次,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1]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13年7月。
[2]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2012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调研报告》,2012年12月。
[3]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白皮书(2012)》,2012年。
[4]周建顺、刘志刚:《诺奖得主: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香港商报》2003年9月26日。
[5]李广乾:《智慧城市vs新型城镇化》,《新经济导刊》2013年第5期。
[6]财经网:IBM联手IDC发布智慧城市白皮书: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EB/OL],http://tech.caijing.com.cn/2014—03—26/114044760. html,2014-03-26。
[7]宋俊德:《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世界电信》2012年第11期。
[8]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9]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100%副省级以上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http://www.smartcitychina.cn/ZhengCeJuJiao/2014—03/1510.html,2014-03-06。
[10]人民邮电报:《“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各方深度协作新阶段》,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2/04/c_133968588.htm,2015-02-04。
[11]李春友、古家军:《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软件产业与工程》2014年第3期。
[12]Graham,S.,Marvin,S.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city:Electronic spaces,urban places [M]. London:Routledge,1996:2.
[13]Allwinkle,S.,CruIckshank,P. Creating smart-er cities:An overview [J].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11,18(2):1-16.
[14]Kenneth Ecorey.Intelligent corridors:outcomes of electronic space policies[J].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00,7(2):1-22.
[15]Manuel Pastor,Gabriele Cruciani,Sergio Clementi.Smart region definition: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predictive ability and interpretab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97,40(10):1455-1464.
[16]Kenneth,E..Corey.Intelligent corridors:outcomes of electronic space policies[J].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00,7(2):1-22.
[17]Hollands,R.G. 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J]. City,2008,12(3):303-320.
[18]Hall,R.E. The vision of a smart city [A],The2nd International Life Extension Technology Workshop [C]. Paris,France,2000.
[19]Komninos,N..Intelligent cities:Innovation,knowledge systems and digital spaces [M]. London:Spon Press,2002:198-199.
[20]Rios,P..Creating 'the smart city[EB/OL]. http://archive.udmercy.edu:8080/bitstream/handle/10429/393/2008_rios_smart.pdf?sequence=1.
[21]Caragliu,A.,Bo,C.D.,NIukamp P.. Smart cities in Europe [A],The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 [C]. Košice,Slovak Republic,2009.
[22]Kanter,R.M.,Litow,S.S.. Informed and interconnected:A manifesto for smarter cities [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General Management Unit Working Paper,2009:09-141.
[23]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 Smart Cities in Europe[J].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2009:45-59.
[24]Toppeta D.. The smart city vision:How innovation and ICT can build smart,“livable”,sustainable cities [EB/OL]. http://www.thinkinnovation.org/file/research/23/en/Toppeta_Report_005_2010.pdf.
[25]Lombardi,P.,Giordano,S.,Farouh H.,et al. Modeling the smart city performance [J]. Innov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2,25(2):137-149.
[26]Giffinger,R.,Fertner,C.,Kramar,H.,et al. Smart cities: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 [EB/OL]. http://www.smart-cities.eu/download/smart_cities_fi nal_report.pdf,2007.
[27]Forrester Research. Helping CIOs Understand“Smart City”Initiatives:Defining the Smart City,Its Drivers and the Role of the CIO[R/OL]. Forrester Research,Inc.2010.[2011-12-20].
[28]http://public.dhe.ibm.com/partnerworld/pub/smb/smarterplanet/ forr_help_cios_und_smart_city_initiatives.pdf.
[29]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What are smarter cities?[EB/OL]. http://smartercities.nrdc.org/about.
[30]Caragliu,A.,Del B. C. and Nijkamp,P. Smart cities in Europe[M]. Amsterdam:VU University Amsterdam,2009:3-16.
[31]Harrison,C.,Eckman,B.,Hamiton,R.,et al. Foundations for smarter cities[J].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0,54(4):3-16.
[32]Sotiris Zygiaris. Smart city reference model:Assisting planners to conceptualize the building of smart city lnnovation ecosystems[J].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3:42.
[33]M. Batty,K. W. Axhausen,F. Giannotti,A. Pozdnoukhov,A. Bazzani,M. Wachowicz,G. Ouzounis,Y. Portugali. Smart cities of the future[J].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Special Topics,2012.
[34]Gerhard Schmitt. Spatial modeling issues in future smart cities[J].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3:161.
[35]Gregory,S. Yovanof;George,N. Hazapis. An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and enabling wireless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cities & lntelligent urban environments[J].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09,49(3):445-463.
[36]Sam Allwinkle;Peter Cruickshank.Creating smarter cities:An Overview[J].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Volume:18Issue:2,2011-04:1-16.
[37]Caragliu,A.,Bo C.,Nijkamp,P.. Smart cities in europe[J].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11(18):65-82.
[38]Tim Campbell. Beyond smart cities:How cities network,learn and lnnovate[M]. Earthscan Ltd,2012.
[39]Renata Paola Dameri,Camille rosenthal-Sabroux. Smart City:How to Create Public and Economic Value with High Technology in Urban Space[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2014.
[40]Chourabi,H.,Nam,T.. Understanding smart citie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C],Proceedings of the4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Hawaii,2012:2389-2397.
[41]XI Guangliang,ZHEN Feng.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of smart cities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14(5):106-113.
[42]NIU Wenyuan. Smart cities:Converg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4(1):34-41.
[43]Su,K.,Li,J.,Fu,H.. Smart city and the applications[C],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ICECC),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11:1028-1031.
[44]Paolo Neirotti,Alberto De Marco,Anna Corinna Cagliano,Giulio Mangano,Francesco Scorrano,Current trends in smart city initiatives:Some stylised facts [J]. Cities,2014:38.
[45]Jungwoo Lee,Hyejung Lee.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citizen-centric typology for smart city service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4.
[46]Anna Kramers,Mattias Höjer,Nina L?vehagen,Josefin Wangel. Smart sustainable cities - Exploring ICT solutions for reduced energy use in cities[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2013.
[47]Nasrin Khansari,Ali Mostashari,Mo Mansouri. Conceptual modeling of the impact of smart cities o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4,28.
[48]Katarzyna Nowicka. Smart city logistics on cloud computing model[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51:.
[4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Volume:1Issue:4(2006-07):337-355.
[50]Paskaleva,K.A.. Enabling the smart city:The progress of city e-governance in Europ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9,1(4):405-422.
[51]Jepson,E.J.Jr,Edwards MM. How possible is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An analysis of planners' perceptions about new urbanism,smart growth and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J]. Volume25,Issue4,2010:417-437.
[52]Nam,T.,Pardo,T A. Conceptualizing smart city with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people,and institutions[C].Proceedings of the12th Annual International Digital Government Research Conference:Digit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Challenging Times. ACM,2011:282-291.
[53]Alawadhi,S.,Aldama-Nalda,A.,Chourabi,et al. Building understanding of smart city initiatives[M].Electronic Government.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40-53.
[54]Margarita Angelidou. Smart city policies:A spatial approach[J]. Cities,2014:41.
[55]Violino,Bob. SMART CITIES get SMARTER[J]. Computerworld,2014:488.
[56]Weisi FU,Ping PENG. A Discussion on smart city management based on Meta-Synthesis method[J].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81.
[57]Rudolf Giffinger et al. 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cities [J]. 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Vienna UT,October2007.
[58]IBM.智慧的城市在中国[EB/OL].http:www.ibm.com/cn,2012-5-24.
[59]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What are smarter cities?[EB/OL]. http://smartercities.nrdc.org/about.
[60]ICF. Intelligent Community Indicators [EB/OL].http://www.intelligentcommunity.org/,2012-5-24.
[61]王思雪、郑磊:《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电子政务》2013年第1期。
[62]Kourtit,K.,Nukamp,P.,Arribas,D.,et al. Smart cities in perspective-a comparative European study by means of self-organizing maps [J]. Innovation: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2,25(2):229-246.
[63]Lombardi,P.,Giordano,S.,Farouh,H.,et al. Modeling the smart city performance [J]. Innov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2,25(2):137-149.
[64]Lazaroiu,G.C.,Roscia,M.. Defi ni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smart cities model [J]. Energy,2012(47):326-332.
[65]Caves,R.W.,Walshok,M.G.. Adopting innovation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 Cities,1999,16(1):3-12.
[66]Tuba Bakıcı,Esteve Almirall,Jonathan Wareham. A Smart City Initiative:the Case of Barcelona[J].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3,42.
[67]Komninos,N.. Intelligent cities:Innovation,knowledge systems and digital spaces [M]. London:Spon Press,2002:198-199.
[68]Jung Hoon Lee,Marguerite Gong Hancock,Mei-Chih Hu. Towards an effective framework for building smart cities:Lessons from Seoul and San Francisco[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3,:.
[69]Andrea Caragliu,Toppeta,D.. The smart city vision:how innovation can build smart,liveable sustainable cities[R].THINK REPORT.2010.
[70]Shapiro,J.M.. Smart cities:Explai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R].2011,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 _id=480172.
[71]John,V..Winters.WHY ARE SMART CITIES GROWING?WHO MOVES AND WHO STAYS[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ume:51Issue:2(2011-05-01):253-270.
[72]George Cristian Lazaroiu,Mariacristina Roscia. Defini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smart cities model [J]. Energy,2012:471.
[73]Paolo Neirotti,Alberto De Marco,Anna Corinna Cagliano,Giulio Mangano,Francesco Scorrano. Current trends in Smart City initiatives:Some stylised facts [J]. Cities,2014:38.
[74]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智慧城市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75]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智慧城市论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76]胡小明:《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电子政务》2011年第6期。
[77]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年第4期。
[78]张永民:《如何建设智慧中国——分析、路径、对策和建议》(上),《中国信息界》2012年第3期。
[79]张永民:《如何建设智慧中国——分析、路径、对策和建议》(下),《中国信息界》2012年第4期。
[80]张永民:《“智慧中国”设计初探》,《中国信息界》2012年第10期。
[81]张永民:《智慧中国系统工程建设》,《中国信息界》2012年第6期。
[82]杨冰之、郑爱军:《智慧城市发展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83]陆伟良、周海新、陈长川:《感知智慧城市概论》,《江苏建筑》2012年第5期。
[84]许晶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类型比较研究》,《城市观察》2012年第4期。
[85]吴宇迪:《浅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问题》,《建筑经济》2012年第8期。
[86]张少彤、王芳、王理达:《智慧城市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
[87]王广斌、张雷、刘洪磊:《国内外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9期。
[88]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89]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1期。
[90]吴胜武、闫国庆:《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1]王辉、吴越、章建强:《智慧城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张永民:《智慧城市高于“数字城市”》,《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10期。
[93]张永民:《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3期。
[94]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电子政务》2011年第6期。
[95]吴余龙、艾浩军:《智慧城市——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96]李德仁:《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中国新通信》2011年第20期。
[97]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98]余红艺:《智慧城市:愿景、规划与行动策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9]李伯虎:《智慧城市研究与实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12年第1期。
[100]李海俊、芦效峰、程大章:《智慧城市的理念探索》,《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第6期。
[101]单志广:《什么是智慧城市?》,《供用电》2014年第10期。
[102]胡小明:《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电子政务》2011年第6期。
[103]杨冰之:《中国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本质特征[EB/OL]》,(2011-03-03)[2011-12-06].http://productnews. itxinwen. com/ gossip/2011/0303/245580.html。
[104]中国联通:《构建更加“智慧”的淄博》,中国联通,2012年。
[105]李伯虎:《智慧城市研究与实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12年。
[106]华为公司:《华为整体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华为公司,2013年。
[107]杭州市政府: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EB/OL] http://wen ku.baidu.com/view/6d8d37204b35eefdc8d33364.html,2011-11-01。
[108]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6ab9706de80d4d8d15a4ffa.html,2010-08-23。
[109]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2012智慧城市论坛《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发布[EB/OL],智慧中国网,http://www. chinacity. org.cn/csph/pingjia/99582.html,2013-01-09。
[110]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1期。
[111]张永民:《智慧城市总体方案》,《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3期。
[112]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113]芦效峰、李海俊、程大章:《智慧城市的功能与价值》,《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第6期。
[114]胡小明:《智慧城市的同质化与科学规划新视角》,《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第4期。
[115]王广斌、彭荔、杨洋、马国锋:《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思考分析》,《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2期。
[116]孙中亚、甄峰:《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规划师》2013年第2期。
[117]吴运建、丁有良、孙成访:《基于复杂产品系统视角的智慧城市项目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4期。
[118]席广亮、甄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规划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5期。
[119]张振刚、张小娟:《智慧城市系统构成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7期。
[120]秦萧、甄峰:《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方法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第10期。
[121]甘锋、刘勇智:《基于系统论视角的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21期。
[122]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9期。
[123]程大章:《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4]程大章:《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14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8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技术手段、评价体系》(第九届)[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14年第4期。
[125]何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推进举措研究——以智慧南京顶层设计主要思路及发展策略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
[126]杨学军、徐振强:《智慧城市中环保智慧化的模式探讨与技术支撑》,《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7期。
[127]杨学军、徐振强:《智慧城市背景下推进智慧环保战略及其顶层设计路径的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6期。
[128]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架构》,《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第4期。
[129]娄赤刚、林承亮:《智慧城市基本构件及其发展模型探析》,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
[130]张振刚、张小娟:《智慧城市的五维度模型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11期。
[131]甄峰、秦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框架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第10期。
[132]杨再高:《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7期。
[133]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期。
[134]李广乾:《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信息界》2013年第1期。
[135]李广乾:《加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年第6期。
[136]陈博、高光耀:《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核心和推进策略研究》,《管理现代化》2013年第1期。
[137]陈如明:《智慧城市定义与内涵解析》,《移动通信》2013年第Z1期。
[138]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139]单志广:《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与推进策略——在OA'2013第十八届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智慧生态城市论坛大会上的报告》,《办公自动化》2013年第19期。
[140]胡拥军:《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中国信息化》2014年第20期。
[141]乔鹏程、高璇:《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误区与防范》,《中州学刊》2014年第8期。
[142]李莉、罗灵军、胡旭伟:《“智慧重庆”建设路径研究》,《地理空间信息》2014年第1期。
[143]徐玉春:《关于推进“智慧天津”战略及对策研究》,《天津大学》2012年。
[144]刘刚、张再生、梁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以海口市为例》,《城市问题》2013年第6期。
[145]包康平:《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研究》,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146]王晰巍、王维、李连子:《智慧城市演进发展及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23期。
[147]边延风、陈林、袁黎轶:《智慧城市统一门户平台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电信技术》2013年第11期。
[148]赵峰:《上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第3期。
[149]房秉毅、张云勇、李素粉:《智慧城市云平台架构与部署方案浅析》,《邮电设计技术》2014年第6期。
[150]罗振、桑梓勤、齐飞:《智慧城市公共支撑平台技术架构及功能要求》,《信息通信技术》2014年第5期。
[151]于明、李颋:解析智慧城市发展四路径[EB/OL]. http://www. chla.com.cn/htm/2011/1010/101117.html.2011-10-10。
[152]城市开发编辑部:《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比》,《城市开发》2013年第17期。
[153]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研究报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4期。
[154]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155]李勇:《国外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智慧城市论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156]陈博、高光耀:《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核心和推进策略研究》,《管理现代化》2013年第1期。
[157]杨现民、刘雍潜、钟晓流、宋述强:《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1期。
[158]钱斌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12期。
[159]彭继东:《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60]杨会华、樊耀东:《智慧城市典型商业模式分析和选择》,《移动通信》2013年第Z1期。
[161]郭理桥:《引社会投资建智慧城市》,《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第15期。
[162]韩天璞:《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模式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63]徐静:《智慧城市运营及其投融资模式研究》,《商业时代》2013年第32期。
[164]袁顺召:《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65]徐小敏、周洪成:《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分析》,《通信与信息技术》2014年第1期。
[166]蒋明华、吴运建、丁有良、熊刚、孙成访:《智慧城市系统及项目的投资运营模式研究》,《电子政务》2014年第12期。
[167]周春华、禹银艳:《智慧产业概念、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
[168]牛丽、郭翠珍:《苏州智慧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4年第12期。
[169]曾雁、王雷、范文琪:《“智慧城市”推进浙江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科技展望》2014年第7期。
[170]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旅游学刊》2012年第5期。
[171]杨健、焦勇兵、刘伟:《宁波智慧物流建设的机理分析——基于管理学理论视角》,《物流技术》2012年第13期。
[172]赵玎、陈贵梧:《从电子政务到智慧政务:范式转变、关键问题及政府应对策略》,《情报杂志》2013年第1期。
[173]郑从卓、顾德道、高光耀:《我国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9期。
[174]毕娟:《智慧城市环境下智慧型档案馆建设初探》,《北京档案》2013年第2期。
[175]朱敏:《智慧安居解决方案研究》,《互联网天地》2013年第11期。
[176]林佩玲:《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区域联盟移动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第12期。
[177]周娟、金鹏:《宁波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建设策略》,《经营与管理》2013年第11期。
[178]张光明:《宁波市智慧教育区域推进策略与实践研究》,宁波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179]张亮、陈少杰:《面向智慧型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18期。
[180]申悦、柴彦威、马修军:《人本导向的智慧社区的概念、模式与架构》,《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第10期。
[181]柴彦威、申悦、塔娜:《基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智慧出行应用》,《城市规划》2014年第3期。
[182]廖丹子:《无边界安全共同体——探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维护新路向》,《城市规划》2014年第11期。
[183]邓贤峰:《“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分析》,《财经界》2011年第1期。
[184]满晓元:《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及评估方法》,《电子世界》2013年第23期。
[185]陈友福、张毅、杨凯瑞:《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3期。
[186]胡丽、陈友福:《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风险表现及防范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
[187]吴胜武、闫国庆:《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8]吴余龙、艾浩军:《智慧城市——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189]钱志新:《大智慧城市——2020年城市竞争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90]岳梅樱:《智慧城市实践分享系列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191]张永民:《解析智慧技术与智慧城市》,《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11期。
[192]王世伟等:《智慧城市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193]芦效峰、景培荣:《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通信技术》,《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第7期。
[194]芦效峰、景培荣:《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第9期。
[195]芦效峰、景培荣:《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第8期。
[196]芦效峰、景培荣:《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软件工程》,《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第10期。
[197]芦效峰、李海俊:《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年第2期。
[198]程大章、芦效峰:《论智慧城市市民的信息化环境生存能力》,《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年第4期。
[199]杨正洪:《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0]朱亚杰、李琦、冯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架构研究》,《测绘科学》2014年第8期。
[201]吴志强、柏旸:《欧洲智慧城市的技术实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8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技术手段、评价体系[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14年。
[202]顾磊、王艺:《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究》,《中兴通讯技术》2014年第4期。
[203]袁远明:《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204]陈如明:《智慧城市的安全问题应对策略思考》,《移动通信》2012年第15期。
[205]陆伟良、吉星、杨景炜、杜昱:《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初探》,《现代建筑电气》2013年第4期。
[206]关欣、雷鸣宇、李健:《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电信网技术》2013年第4期。
[207]任冠华、宋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初探》,《标准科学》2014年第3期。
[208]苏晔、冯石岗:《关于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层级架构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7期。
[209]新华网:《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正式发布[EB/OL]》,http://www. bj.xinhuanet.com/hmjj/2013—11/22/c_118256199.htm.2013-11-22。
[210]朱敏:《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回顾及优化建议》,《移动通信》2013年第Z1期。
[211]邓贤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
[212]陈铭、王乾晨、张晓海、张晓伟:《“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5期。
[213]李贤毅、邓晓宇:《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电信网技术》2011年第10期。
[214]顾德道、乔雯:《我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10期。
[215]李健、张春梅、李海花:《智慧城市及其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研究》,《电信网技术》2012年第1期。
[216]周骥:《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217]姜慧莲、王理达、张少彤:《智慧城市建设和评估的国际实践及启示》,《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
[218]王理达、王芳、张少彤:《基于SMART模型的智慧城市综合评估框架》,《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
[219]王静:《基于集对分析的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20]王璐:《智慧城市建设成熟度评价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21]郭曦榕、吴险峰:《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年第9期。
[222]钱斌华:《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的建议》,《未来与发展》2013年第7期。
[223]王振源、段永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7期。
[224]罗文:《智慧城市诊断评估模型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
[225]孙静、刘叶婷:《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信息化建设》2013年第2期。
[226]段虹:《智慧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227]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2期。
[228]李贤毅:《智慧城市开启未来生活——科学规划与建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版。
[229]陆伟良、唐国宏、陈长川:《科学建设有特色的智慧城市——以南京为例》,《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2年第13期。
[230]邓贤峰、张晓海、张晓伟:《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的缺憾与智慧化创新——以南京为例》,《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第4期。
[231]张陶新、杨英、喻理:《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32]王广斌、崔庆宏:《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内容、问题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7期。
[233]安小米:《国外智慧城市知识中心构建机制及其经验借鉴》,《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第4期。
[234]安小米:《面向智慧城市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协同创新策略——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为例》,《情报资料工作》2014年第3期。
[235]郭理桥:《城市发展与智慧城市》,《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第10期。
[236]邓贤峰:《南京:打造智慧的“一线城市”》,《供用电》2014年第10期。
[237]盛立:《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探讨》,《信息化建设》2014年第8期。
[237]吴青:《欧洲“智慧城市”建设及启示》,《城乡建设》2014年第5期。
[239]姚乐、樊振佳、赖茂生:《政府开放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整合初探》,《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第13期。
[240]关欣、吕恺:《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启示》,《电信网技术》2014年第10期。
[241]袁文蔚、郑磊:《中国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比较研究》,《电子政务》2012年第4期。
[242]王璐、吴宇迪、李云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对比分析》,《工程管理学报》2012年第5期。
[243]禹银艳、周春华:《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
[244]陈才:《2012—2013年智慧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现代电信科技》2013年第Z1期。
[245]徐静、陈秀万:《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比较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1期。
[246]王思雪、郑磊:《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电子政务》2013年第1期。
[247]王广斌、张雷、刘洪磊:《国内外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9期。
[248]刘叶婷、曾轶:《我国一线城市的智慧路径——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为例》,《信息化建设》2012年第11期。
[249]刘叶婷:《“智慧城区”建设模式比较分析》,《信息化建设》2013年第5期。
[250]贺睿:《以“领跑者”为榜样——二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较分析》,《信息化建设》2013年第1期。
[251]成建波:《智慧城市的国际战略比较》,《现代产业经济》2013年第4期。
[252]王晗:《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关键要素及其耦合研究》,《河南科学》2013年第10期。
[253]张鸿、范满航、张超、段禄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254]侯宝柱、贺灵敏、王树明:《城镇智慧化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与实证》,《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55]郝斌、俞珊、吴昀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关联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256]项勇、任宏:《基于ANP—TOPSIS方法的智慧城市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4期。
[257]项勇、任宏:《虚拟平台中智慧城市信息转移演化博弈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4期。
[258]李琦、陈焕发、金玲艳、刘帅:《面向智慧城市碳管理的碳计量模型》,《测绘科学》2014年第8期。
[259]刘云刚、谢安琪、林浩曦:《基于信息权力论的智慧城市建设刍议》,《人文地理》2014年第5期。
[260]张建光、尚进:《中国智慧城市与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中国信息界》2014年第8期。
[261]仇保兴:《“智慧城镇”是方向》,《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19期。
[262]宋俊德:《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世界电信》2012年第11期。
[263]王彦彬:《四个智慧城镇的样本分析》,《通信产业报》2012年11月19日第15版。
[264]张梅燕:《智慧城镇建设的瓶颈与对策》,《开放导报》2013年第4期。
[265]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产城融合模式有利于推进智慧城镇建设》,《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12期。
[266]曾玉龙:《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柏加镇智慧型城镇研究》,《小城镇建设》2013年第8期。
[267]舒兆兰:《解决五大问题 让智慧走入城镇》,《信息化建设》2014年第3期。
[268]汪大海、何璐:《跨越“非智慧化”城镇化陷阱:实现智慧城镇化》,《发展研究》2014年第6期。
[269]于少青:《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城镇”——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冷思考》,《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24期。
[270]《国家级智慧城镇——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吉林政报》2014年第2期。
[271]席广亮、甄峰:《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第5期。
[272]陈博:《我国智慧城市群的系统架构、建设战略与路径研究》,《管理现代化》2014年第4期。
[273]李春友、古家军:《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软件产业与工程》2014年第3期。
[274]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智慧城市相关观点和实践情况选编》,《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2012年第5期。
[275]张陶新、杨英、喻理:《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76]David,V.Gibson,George Kozmetsky,Raymond W Smilor. The Technopolis phenomenon:smart cities,fast systems,global networks [R].2011.
[277]郑立明:《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8期。
[278]李春友、古家军:《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软件产业与工程》2014年第3期。
[279]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
[280]陈桂香:《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中国安防》2011年第10期。
[281]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智慧城市相关观点和实践情况选编》,《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2012年。
[282]千家网: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分析[EB/OL]. http://news.21csp.com.cn/c17/201405/71054.html,2014-5-24。
[283]杨再高:《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7期。
[284]王世福:《智慧城市研究的模型构建及方法思考》,《规划师》2012年第4期。
[285]邹佳佳:《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86]单志广:《什么是智慧城市?》,《供用电》2014年第10期。
[287]工信部:《工信部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2013-06-02。
[288]依时利科技: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专题讲稿[EB/OL]. http://www.scity.org.cn/xw.asp?DonforKenbest=12&DonforListId=38,2013-09-18。
[289]国脉物联网: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分析[EB/OL]. http://miit.ccidnet.com/art/32661/20140126/5341263_1.html,2014-01-26。
[290]何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推进举措研究——以智慧南京顶层设计主要思路及发展策略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
[291]杨会华、樊耀东:《智慧城市典型商业模式分析和选择》,《移动通信》2013年第Z1期。
[292]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2012-12-10。
[293]彭继东:《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94]张永民:《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中国信息界》2011年。
[29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100%副省级以上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EB/OL]. http://www.smartcitychina.cn/ZhengCeJuJiao/2014—03/1510.html,2014-03-06。
[296]人民邮电报:“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各方深度协作新阶段,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2/04/c_133968588. htm,2015-02-04。
[297]工信部:《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工信部,2013-12-30。
[298]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2012-07-17。
[299]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2013-08-14。
[300]中国信息产业网:工信部公布2013年度智慧城市等领域热点事件,http://news.xinhuanet.com/zhcs/2014—02/13/c_133110865.htm,2014-02-13。
[301]新华网: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3—11/06/c_125661630.htm,2013-11-06。
[302]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03-16。
[303]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委,2014-08-27。
[304]传感物联网:指导意见将发四季度智慧城市建设有望提速升级[EB/OL],http://www.chuanganwang.cn/iot—news/2013/10/11/24845. html,2013-10-11。
[305]国脉物联网:201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进展的十大事件[EB/OL]. http://info.secu.hc360.com/2014/01/071016763063.shtml,2014-01-07。
[306]千家网: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分析[EB/OL]. http://news.21csp.com.cn/c17/201405/71054.html,2014-05-24。
[307]人民邮电报:住建部:80%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将建智慧城市[EB/OL]. http://news.21csp.com.cn/c3/201405/71220.html,2014-05-28。
[308]新华网: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EB/OL].http://www.gov.cn/jrzg/2013—01/29/content_2322218.htm,2013-01-29。
[309]国装网:科技部和国标委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EB/OL]. http://www.cbdlh.com/2013/1010/9657.html,2013-10-10。
[310]爱倜西人:2012年以来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名单(update)[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6c69420102v9om.html,2014-12-27。
[311]新华网:工信部支持成立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10/c_117657774.htm,2013-10-10。
[312]黄心怡:2014年度智慧城市盘点:政策、标准及其他[EB/OL]. http://news.im2m.com.cn/375/09512584423.shtml,2014-12-18。
[313]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研究报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3。
[314]国脉互联:《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4),国脉互联,2015年2月。
[315]电气自动化技术网:中国智慧城市2013年九大发展趋势看点[EB/OL].http://www.gkong.com/item/news/2013/01/71352.html,2013-01-23。
[316]人民邮电报:“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各方深度协作新阶段[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2/04/c_133968588. htm,2015-02-04。
[317]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五大趋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hcs/2014—04/25/c_133289107. htm,2014-04-25。
[318]杨冰之、姜德峰:《国脉研究:我国智慧城市6大问题剖析及应对策略》,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2014年。
[319]杨冰之、郑爱军:《智慧城市发展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320]毛光烈:《智慧城市建设实务研究》,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321]杨开忠:《智慧城市助推新型城镇化》,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2014(1):14—17。
[322]中商情报网: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问题[EB/OL].http://www.askci.com/industry/zhcsgh/cunzaiwenti.shtml,2014-05-01。
[323]吴大伟:专访陕西联通谢国庆:加快推进智慧化城市建设[EB/OL]. http://3c.cnwest.com/content/2014—01/22/content_10645358. htm,2014-01-22。
[324]人民邮电报:“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各方深度协作新阶段[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2/04/c_133968588. htm,2015-02-04。
[325]华商网:陕西省西安市“智慧城市”建设已正式启动[EB/OL]. http://info.ehome.hc360.com/2012/03/091548217183. shtml,2012-03-09。
[326]陕西联通:宝鸡市政府与陕西联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建设“智慧城市”[EB/OL]. http://www.chinaunicom.com.cn/city/shanx/xwgg/file65.html,2012-05-11。
[327]陕西日报:陕西省十个地级市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全部立项[EB/OL]. http://www.cnscn.com.cn/news/show—htm—itemid—5417. html,2013-07-26。
[328]商务部:陕西省2017年将建成“关中智慧城市群”[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40121/104618027742.shtml,2014-01-21。
[329]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发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4—05/26/c_133361848. htm,2014-05-26。
[330]信息化推进处: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sxgxt.gov.cn/0/1/2/28/19151. htm,2014-07-07。
[331]赛迪网:陕西发布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智慧城市[EB/OL]. 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141028/5649901_1. html,2014-10-28。
[332]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李金柱副省长在全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shaanxi.gov.cn/0/103/10639. htm,2014-11-04。
[333]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智慧城市建设倡导自主创新[EB/OL]. http://www.shaanxi.gov.cn/0/1/9/41/171595. htm,2014-04-14。
[334]赵芳、海花:《陕西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扫描》,《陕西日报》2014年4月22日。
[335]《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信息系统工程》2014年第2期。
[336]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启示[EB/OL]. http://cn. chinagate.cn/experts/2013—01/04/content_27576590. htm,2013-01-04。
[337]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EB/OL]. http://www. iot—online.com/xingyeyingyong/scity/2014/0809/25529.html,2014-08-09。
[338]《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信息系统工程》2014年第2期。
[339]环球网:哥本哈根蝉联欧洲最智慧城市称号[EB/OL] http://china.huanqiu.com/News/mofcom/2014—02/4862905.html,2014-02-27。
[340]武琪:《国内外智慧城市对比》,《财经界》2013年第7期。
[341]涂平、陈磊:《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我们的启示》,《科技智囊》2013年第8期。
[342]渭南市政府:渭南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3—2017)[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ab0426fd7c1cfad6195fa7fd. htm。
[343]佚名:智慧咸阳建设获得住建部肯定[EB/OL].http://www. smartcitychina.cn/ChengGongAnLi/2014—03/1536. html,2014-03-07。
[344]闫虎城:《2013年咸阳智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咸阳日报》,2014年1月9日。
[345]郫县人民政府:郫县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汇报[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bd4c142bbcd126fff7050bc9.html###,2013-01。
[346]电子信息产业网:率先开展示范应用合力建设智慧成都[EB/OL]. http://www.qianjia.com/html/2014—03/21_226736.html,2014-03-21。
[347]王建高、韩利军:《青岛成为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科技日报》2013年。
[348]王彦彬:《四个智慧城镇的样本分析》,《通信产业报》2012年。
[349]《国家级智慧城镇——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吉林政报》2014,02:41—42。
[350]住建部: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四条成功经验[EB/OL]. http://miit.ccidnet.com/art/32661/20141229/5720209_1.html,2014-12-29。
[351]国脉物联网:浅谈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及国外经验启示[EB/OL]. http://www.im2m.com.cn/Item/70388.aspx,2013-05-23。
[352]谭辛:《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统一顶层设计》,《经济日报》2011年11月24日。
[353]闫海:《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354]武琪:《国内外智慧城市对比》,《财经界》2013,07:30—31。
[355]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研究报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
[356]富平县人民政府:富平县情[EB/OL]. http://www.fuping.gov.cn/about_list.aspx?id=10&oid=1&menus=3,2015-02-09。
[357]富平县招商局:2012版富平县情介绍[EB/OL].http://www.docin.com/p—773701153.html,2014-05-01。
[358]礼泉县政府:陕西省礼泉县“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4/20/c_132324984. htm,2013-04-20。
[359]西安日报:今年陕西省大力推进西安智慧城市建设[EB/OL]. http://www.sxdaily.com.cn/n/2015/0127/c362—5612493. html,2015-01-27。
[360]富平县政府:《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6月9日。
[361]程蕊、刘晓林:《富平“五大工程”建设“美丽富平”》,《陕西农村报》,2013年1月30日。
[362]富平县政府.富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EB/OL].http://www.weinan.gov.cn/news/gxdt/fbx/322909. htm,2014-01-22。
[363]毛春阳: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在全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c7333f37c1cfad6195fa7a4.html,2011-09-28。
[364]富平县科学技术局,http://www.fpkj.gov.cn/,2014-05-02。
[365]富平公安局:《富平县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成果汇报》,2013年9月10日。
[366]张红娟:《富平县将成全国首个智慧化照明县》,《华商报》2013年10月30日。
[367]富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管委会:2012年富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EB/OL].http://www.moa.gov.cn/ztzl/xdnysfq/jyjl/201302/t20130205_3215898. htm,2012-11-11。
[368]弥卫国、李六十:《富平县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田间气象站》,《渭南日报》2014年3月20日。
[369]关岩非、董海潮、张增良:《富平智能化电网示范工程合作项目成功签约》,http://news.hsw.cn/system/2013/12/30/051828319.shtml,2013-12-26。
[370]王腊梅、关岩飞、张增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富平县供电分公司强化电力服务“民生工程”纪实》,《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4月。
[371]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2011年10月13日。
[372]张永民:《咸阳智慧城市建设的近期规划和长远设想》,《咸阳日报》2012年1月16日。
[373]慈溪市政府:《慈溪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wenku.baidu.com/view/5a7dac33eefdc8d376ee325a. html,2011-06-07。
[374]南京市政府:《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年2月6日。
[375]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EB/OL]. http://www.e—gov.org.cn/ziliaoku/zhengfuguihua/201403/148993. html,2014-03-30。
[376]杭州市政府: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hcs/2014—01/10/c_133033889. htm,2011-11-06。
[377]徐州市政府:《徐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徐州”建设实施意见》,2014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