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早尝试阶段。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因素:在军事方面,引进和生产新式军火装备,开展了新式军事训练,建立了新式海军;在外交方面,开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驻外公使和领事;在经济方面,开始创办包括航运、保险、采矿、通信、纺织、造船、冶炼等行业的新式工厂和企业,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办”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学技术方面,开展了一些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的科技书籍;在争取民族独立方面,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国侵略的军事和外交较量;在政治改革方面,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维新(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诸如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和主张。 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三大主体内容来看,洋务运动时期的尝试主要表现为包括军事工业在内的工业化方面,其他两个方面或显得软弱无力,或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无所建树。因此,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现代化尝试,主要是早期工业化的尝试,或称为早期工业化的开端,而且是一种缺乏前提条件的工业化尝试,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尝试。 洋务运动以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而告终。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则证明洋务运动的“自强”目的不仅没有实现,甚至使中国更加贫弱,更加遭到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积累和教训意义的。洋务运动中所创造和产生的一些现代性因素,为后来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不取得民族的独立,单纯靠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不可能的。此后,中国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为主流的早期现代化的新时期。
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近代通史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作者:著者 马 勇 主编 张海鹏
图书 中国近代通史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
2
图书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作者:卞修跃 著者 姜涛 主编 张海鹏
图书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
3
图书 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
作者:汤洪庆
图书 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
-
4
图书 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
作者:陈争平
图书 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
-
5
图书 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作者:王国宇
图书 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
6
图书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作者:李斌
图书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
7
图书 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作者:许康
图书 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
8
图书 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
作者:郭钦
图书 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湘学名人
-
9
图书 推进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作者:刘云波
图书 推进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
10
图书 东亚开港与城市近代化研究
作者:张晓刚
图书 东亚开港与城市近代化研究
切换用户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