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中国诗学与禅宗邂逅,两相辉映,激射出生命的灵动与感悟。中国诗歌因佛禅幽邃智慧、冥然自在、瑰美文藻而丰富,佛禅因诗而获得了灵动自然的表达。诗僧和僧诗是佛禅文化与中国诗歌相融合的产物,是迥异于中国传统诗教文化的诗禅文化最直接的表现。中唐诗僧研究是中国文化史上宗教与文学相互交涉的一个有待深入开拓的课题,对研究中唐文学与佛教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中唐诗僧的群体崛起
诗僧,顾名思义,即为作诗的僧人。但这个概念却不足概括诗僧的本质,“诗”放在代表其身份的名词“僧”之前,显示“诗”是其身份的重要表征,其必是指在诗歌创作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甚至以诗名世的僧人。孙昌武先生称之为“披着袈裟的诗人”
二 目前研究的现状
唐代诗僧作为一个庞大的创作群体,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冷落和忽视。他们的诗歌也长期处于被误读状态——或者被看做偈颂,或者以儒家诗教观品评而置于下品地位,排在历代诗歌卷帙之末,或者完全被漠视不予收录、不予评论。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史对唐代诗僧,或者只言个别,或者未提及。
1950年到1980年,国内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很少有学者研究此领域。对唐代诗僧的研究,发轫于日本学者市原亨吉的《论中唐初期的江左诗僧》(《东方学报》1958年,总第28期)。最早的一本专著《中国佛教文学》是日本学者加地哲定写的,日文版 1965年出版,1980年才经翻译在我国大陆出版。该书从佛教传入中国写起,简述了佛教文学发展的历史。专设一章谈禅诗,但并未论及真正的诗僧。1978年,平野显照出版了日文本《唐代文学与佛教》,1986年中文译本在台湾出版。译者张桐生女士在出版前言中,对本应由本国学者研究的课题却要翻译外国著述来开拓国人学术视野表示遗憾。
国内佛教与文学研究首先出现在台湾。1967年,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松柏出版了《禅学与唐宋诗学》,他把禅诗分为“以诗寓禅”的禅师之作及“以禅入诗”的诗人之作,分析其内容旨趣,从历史脉络中,寻找禅与诗合流的理由与轨迹,以及禅宗宗派与诗学宗派的关系。1980年杜松柏又出版了《禅与诗》。1984年,许清云《皎然诗式辑校新编》出版;1990年,姚仪敏《盛唐诗与禅》出版;1997年,萧丽华《唐代诗歌与禅学》出版,由6 篇论文构成,从唐代诗歌与禅学的关系入手,其中有一篇论述晚唐诗僧齐己的诗禅世界。
大陆的研究,真正起步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佛教、道教研究开始解禁。80年代中后期,佛教与唐代文学研究开始兴起。以孙昌武为代表的学者厚积薄发,发表了大量的著作:1985年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论述了佛教对唐代文人思想、信仰、生活态度以及文学形式与技巧方面的影响,特别设立一章谈唐五代的诗僧,对诗僧特质作了比较简略的描述。1988年,他又出版《佛教与中国文学》论及汉译佛典及其文学价值、佛教与中国文人、佛教与中国文学创作、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等几个大论题。随后,他继续就佛教与中国文学的交涉作进一步探讨和描述,又相继出版了《禅思与诗情》、《文坛佛影》、《中国佛教文化》等著作。其中“‘江左’诗僧与中唐文坛”、“寒山诗与禅”等篇章,论述了诗僧与文士交往及禅宗的影响。孙昌武先生在这一领域既是开路者,又是孜孜不倦的坚守者。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于1986年第十期刊出“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推动了佛教文化研究,诗僧研究也开始起步。经过学者20多年的辛勤耕耘,唐代诗僧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学者着力点多集中在唐代诗僧群体性研究上,成果也较为显著。就著作而言,1992年,张锡坤、吴作桥、王树海、张石等著《禅与中国文学》出版,全书分四篇,第四篇中国诗僧艺术,论及诗僧,从宏观的角度探讨诗僧兴起的原因,以及不同朝代的僧诗的特点及著名诗僧。在唐代部分,作者认为唐代诗僧创作的繁荣期,不在初盛唐,而在中、晚唐。且诗僧中以禅僧为数最多且居主导地位。指出唐代僧诗内容更加世俗化、语言更加通俗化、形式更加多样化、写法更加文人化特点。同年,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出版,该书从文学的角度,分析禅宗与诗歌互相对应互动的关系。蒋寅《大历诗风》也在这一年出版。设专章对大历时期重要诗僧灵一、皎然、灵澈等人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进行论述。1994年出版的覃召文著《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是第一部研究诗僧的专著,最为系统、全面。对诗僧与佛教的渊源、诗僧的品格、诗僧崛起、形成的原因、诗僧与世俗文人的互动、诗僧的内在生命、诗僧的伦常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2000年开始,对诗僧群体的研究不断深化,2007年出版的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2008年出版的查明昊《转型时期的唐五代诗僧群体》,都是着眼唐代诗僧群体研究的力作。
就单篇论文而言,有程裕祯的《唐代的诗僧和僧诗》
另外,在个案研究中突出名家,但也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中唐诗僧的个案研究主要集中在皎然和寒山研究上。在皎然研究中,亦主要集中于其生平、文学思想和《诗式》等方面。肖占鹏《皎然交游考》
寒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不仅表现在其迷离的身世上,更体现在诗歌传播和接受上。寒山是中国古代最具世界声誉的诗人之一。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一直受到日本学者的关注,有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20世纪50年代,寒山被美国“垮掉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奉为偶像,其诗一时之间风靡欧洲,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读者所接受。寒山研究亦引起日本、法国、美国等学者的关注和参与。在国内,20世纪初,胡适《白话文学史》(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三位白话大诗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寒山研究迅速展开,至90年代寒山子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在此不一一赘述。就目前研究状况看,寒山诗的流传、结集及版本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寒山诗的现代版本,国内外总数达十余种。
其他诗僧研究,主要涉及诗僧有灵澈、灵一、无可、广宣等。日本学者河内昭圆着手较早,先后发表《〈澈上人文集序〉管窥——诗僧灵澈的生涯》
总之,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唐诗僧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但是还存在着综合研究比较笼统、空泛,个体研究又比较琐细,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开拓不够,难免陷入难出新意、重复研究的困境。
三 中唐诗僧研究思路
鉴于以上研究,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唐诗僧研究作出全面的探索。
首先,梳理佛禅与诗歌的渊源,以佛教向诗歌渗透、禅宗与山水结合的历程为线索,探寻诗僧群体的兴起以及僧诗创作繁盛的原因。佛教与诗歌渊源有自,佛典的偈颂即是以韵文形式书写的,以便于记忆。佛教东渐,译僧翻译亦相应地采取类似诗歌的形式。僧人作诗现象出现在东晋,佛教山林化促进了佛理与山水的结合,名僧支遁、慧远等对于佛理的阐说、山居方式、与名士交往的模式,以及对诗歌表现的重视,成为唐代诗僧的楷模。就其诗歌而言,慧远的山水佛教思想直接影响弟子谢灵运山水诗的诞生。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为唐代王维所继承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到中唐诗僧的创作。中唐之前,僧人作诗现象一直存在,但只是小规模的,深受世俗文坛影响,尚未形成独特的品质。中唐诗僧群体的产生,显然是佛教的发展、时代特征和诗歌普及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以僧与俗、诗与禅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把握诗僧思想和行为,理清中唐僧诗发展的脉络。“诗僧”一词的出现,标志着僧人作诗自觉时代的到来。中唐诗僧专意为诗,并认真寻索诗禅二者的冲突、依存与主次关系,最后不仅不舍诗事,更以诗禅合辙的方式从事创作并归纳融汇禅法于诗歌理论。笔者拟以此为纽结,一方面探讨中唐诗僧的心路历程,发掘这一创作群体产生的原因、他们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着力研究佛禅思维、世俗社会对创作主体、诗歌风格的影响,揭示僧诗的美学特质。中唐诗僧和僧诗是诗禅文化的具现。与儒家传统诗学注重人生体验和世间现实不同,禅宗注重“自性”,诗僧将之当做绝对本体引入诗歌,使诗歌从讽谏、明道、传道、体道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赋予创作主体更大的自由。中唐诗僧分为俗雅两派,寒山、拾得、丰干等通俗诗人在肯定自我心性的基础上,以来自民间和佛教的话语形式,以直白浅露、深刺浅喻的民间叙事风格,拆解儒家诗学传统和文人创作规范,有意破坏长期以来主流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各种秩序,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亦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这实质上是在诗律日益精致,诗歌意境趋向成熟的情境之下,诗歌自身挑战权威向民间回归的一种努力。而以皎然为代表的清雅诗派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维护诗歌的自在本质。皎然在《诗式》中以抨击陈子昂等复古派“复多变少”、抬高六朝尤其是齐梁诗歌的创变之功,来维护诗歌独立于意识形态的自觉特质。中唐诗僧在创作实践中,把对禅的领悟与对眼前景物,即山水体验结合在一起,以自然之美契合佛禅的静默空灵之境,为诗僧在诗歌表情达意方面提供了更多经验,推动了诗歌创作在展示个人心灵、体味佛理方面的进步。
再次,中唐诗僧与中唐文坛联系密切,僧俗交往肇始于东晋,为中唐诗僧所继承。所不同的是交往内容从东晋偏重于佛教义理的研讨演变成为诗艺的切磋。中唐僧俗间的交流既表现为诗僧与文人士大夫个体间往来酬答活动,亦表现出群体性诗会形式。“安史之乱”后,大批文人士大夫南奔,无疑增加了僧俗诗歌的交流规模和密度,浙东和浙西大规模的诗歌联唱活动即是一例。僧俗的诗歌交流亦表现出双向互动态势,既有僧人向文士请益学习,如灵澈曾从严维学诗;亦有诗僧向文士传授诗法,如刘禹锡、孟郊、李端等都曾随皎然学诗。僧俗间密切的交往必然使诗僧的创作和诗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僧诗风格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时代的印迹。诗僧和僧诗成为诗歌传播、诗风延续的重要途径。诗僧皎然对于大历诗风的反思反正,对于元和诗坛的开启;无可对姚贾诗派的创作与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诗僧和文人的交往互动,才能完整地描述中唐诗歌的嬗变,才能揭示出诗僧创作的风格特征。研究中唐诗歌,如果忽略诗僧这一重要环节,必然会影响到对文学发展态势的完整性、丰富性的认识;同样,研究诗僧创作如果忽略僧俗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必然使诗僧研究陷入狭小的圈子从而降低研究的价值。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现代意识、现代精神和现代价值去把握研究对象诗僧及僧诗,利用考据、笺注、年谱、辑佚等传统的研究方式勾勒、评析诗僧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再用文化研究、文本分析、心理分析、定量分析、文化传播等一些新方法,从新角度、新视点切入诗僧群体研究,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在与异质文化的交互中去理解、去研究。在研究中,坚持立足文学本位,以中唐诗僧和僧诗为本,于佛禅文化的自身演进发展中,僧俗交往以及带有地域特征的诗歌流派中,把握诗僧这一现象产生的契机,僧诗的诗禅交汇特质以及创作中的世俗化倾向,理清诗僧对当时文学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寒山、皎然、灵一、灵澈、无可等主要诗僧和僧诗的个案分析来透视诗禅文化冲突与调和的不同侧面,诗僧的心路历程以及诗歌的特质和影响。诗僧是诗禅合辙的文化侧影。自佛经传入后,中国文化、文学、思想、社会、习俗都有进一步融合佛教的痕迹。在诗歌方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及诗僧群体的出现等现象,都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有关。综合传统与现代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角度切入研究,是揭示、研究诗僧这一诗禅交汇所形成的文化现象的最佳途径。
四 中唐诗僧研究范围
关于中晚唐之界定,文学界、史学界有不同观点。但也有学者认为,研究诗僧,“可从佛教史的角度来看,直接促使佛教发生巨大变化的,则是会昌年间的毁佛运动,作为僧人的诗僧,自然和这场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中唐诗僧作为佛禅与诗歌融合的产物,与中唐时期佛禅文化、士风、诗歌风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中唐诗僧所开创的诗禅文化的存在,如覃召文所说:“它虽说入于空灵但仍出于实际,虽说发生在过去、发生在那个充盈着彼岸智慧的迷幻世界里,但它毕竟又联结着此岸世俗社会,贯通着历史传统,折射着现实精神。因此,这种存在就有着它不可抹杀的文化、文学价值,值得我们今天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唐李元宾研究
作者:王南冰
图书 中唐李元宾研究
-
2
图书 中唐文论研究
作者:陈允锋
图书 中唐文论研究
-
3
图书 唐诗经典英译研究
作者:>王峰
图书 唐诗经典英译研究
-
4
图书 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及唐诗史书写研究
作者:高超
图书 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及唐诗史书写研究
-
5
图书 唐人选唐诗研究
作者:石树芳
图书 唐人选唐诗研究
-
6
图书 唐人选唐诗研究
作者:孙桂平
图书 唐人选唐诗研究
-
7
图书 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以六大诗人为中心
作者:刘京臣
图书 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以六大诗人为中心
-
8
图书 《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
作者:付兴林 倪超
图书 《长恨歌》及李杨题材唐诗研究
-
9
图书 唐诗疑难详解
作者:杨玉华 张起 张天健
图书 唐诗疑难详解
-
10
有声书 唐诗地图
作者:北京广播电视台
有声书 唐诗地图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