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文风简论

ISBN:7190·001

出版日期:1979-02

页数:156

字数:103.0千字

点击量:1291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0.19 [5.94折] 原价:¥0.32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以文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文风理论,虽然在我国早已略具体系,但是独立的文风学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传统的文风理论,始终是作为文艺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的附属品而散存零见于这些学科的著作中,我们对它从来没有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整理和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理论,也是散存零见于马、列的著作中,我们对它也从来没有作过全面、系统的整理和介绍。毛主席对文风问题论述很多。他著名的讲演《反对党八股》还是一篇专门论述文风问题的光辉著作。可是,对毛主席的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理论,我们也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之,以前我们对文风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对文风理论研究得很少,对文风知识也缺乏了解,所有这些缺陷和不足,在遭受“四人帮”帮八股文风严重祸害之时及其后,便一齐迅速而明确地显现出来了。今天,我们已深深感到了,纠偏补缺,大力加强文风理论的研究,加强文风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介绍、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及其理论,深入批判帮八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文风简论》这本小册子,就是在这样逼人的形势下,为适应同帮八股斗争的需要而赶写出来的,也是为完成上述光荣任务而给大家铺路搭桥的。

文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乎还是一块空白。截至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本系统地专门介绍文风知识和论述文风问题的书。要不要建立起独立的文风学呢?我以为是应该建立的。因为文风现象是一种具有自己特殊性的普遍存在着的社会现象,文风问题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影响很大的问题,必须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它。当然,现在建立文风学还仅仅处于草创和准备阶段,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我写的这本小册子,自然还沾不上文风学的边。它至多不过是一块引玉之砖而已。我抛出它的目的,仅在于呼吁大家重视文风研究,企望得到语文工作者的响应,以期引出文风学的专门著作来。

粉碎“四人帮”以后,大、中学校已开始重视文风教学了,许多大学的中文系和中学的语文课以及其他学校的有关课程,都已着手安排文风教学的内容;我们的文化、科学、宣传工作者以及一些搞文字工作(如秘书、文书等)的同志,也已经注重文风问题。这本小册子,正是为大、中学校教文风课的老师们和从事科学、文化、宣传工作的同志们写的,是提供给他们在教学文风和考虑文风问题时作参考资料用的。因此,书的内容以介绍为主,即主要是简单介绍我国传统的文风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理论,介绍有关文风的基本知识。这些介绍极其粗浅,也很不全面,虽然不能满足同志们的要求,但或许在内容、体系、资料诸方面能起到一点牵线的作用。对于文风,本人实在没有进行过研究,完全是一把新手,加之水平低,学识浅,时间紧,所以书中的错误和纰漏一定不少,诚恳地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作者

一九七八年九月于北京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伯熙.文风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伯熙.文风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伯熙(1979).文风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