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品道午餐学术沙龙演讲集.第2辑

ISBN:978-7-5161-5023-8

出版日期:2015-01

页数:270

字数:266.0千字

点击量:4555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33.6 [6折] 原价:¥56.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本所的午餐学术沙龙始于2009年7月,由传播学研究室主任姜飞博士所倡导。举办这一学术沙龙的目的,在于广邀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传媒领袖,来所介绍学界业界动态,提供思想和见解,以使本所科研人员、在读的硕士博士以及所外同行能够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社科院的“上班”概念与别处不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上班”也就意味着每周一次的返所,开会、讨论,处理些日常事务。其他绝大部分时间,科研人员其实都不在办公室里“上班”,而是各自为政,或读书查资料,或奔赴各地讲学调研,或埋头做各种课题。除非有合作,否则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为数甚少。午餐学术沙龙的设立,无疑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直接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极好机会。读书人,惜时如金。利用返所日的午餐时间,人手一份盒饭,听着“外来和尚”念的“经”,胃进新食,脑增新知,相互提问,共同切磋,何乐而不为?因而,这一形式广受欢迎。

其实,这也并非什么创新之举。听老一代科研人员讲,本所初创时期就是这么做的。那时也没有统一的盒饭,各自拿着从家里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午餐,聚集在会议室里,你三言,我两语,海阔天空,陟罚臧否,间或你尝一点我带的菜,我尝一点你带的菜,午饭吃完了,相互的信息交流也完成了,既简单,又高效,其乐融融。因此,可以说,午餐学术沙龙的设立,乃本所优良学术传统的复归。

及至2012年初,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本所所务会认为,午餐学术沙龙这一活动不仅应该坚持举办下去,还应该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将其打造成学术品牌。既然要打造成品牌,就得有个响当当的名号。于是,大家集思广益,给这一沙龙命名为“品道”。“品道”这一名称可以作多重解释。按动宾结构来解释:品者,咂摸辨别也;道者,观点学说也;午餐时间,就着食物咂摸学问是谓“品道”也。也可按并列的动词结构来解释:品者,鉴赏评论也;道者,诉说讲解也;你说我听,或者我释你辩,有来有往是谓“品道”也。还可按并列的名词结构来解释:上档次者谓之品,形而上者谓之道;学问者,高深莫测,须上下求索之,是谓“品道”。甚至,你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将之解释成倒装的动宾结构“道品”,意为“说说你咂摸出了啥滋味”。不管作何解释,我们的期望是,通过冠名“品道”,午餐学术沙龙能够继续发扬和传承本所优良学术传统,打造出以本所科研人员为核心的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共同体,从而为这个学科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诞生提供孵化的场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归根结底要落实在理论创新和观点创新上,而学术沙龙这种形式正是创新思想、创新观点、创新理论的孵化器。在中外学术发展史上,学术沙龙曾经孕育出了无数新思想、新观点,这样的例证比比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年轻时在柏林求学期间,经常参加一个名为“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学术沙龙。1837年11月,马克思在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和友人们在斯特拉劳的多次聚会中,接触到一个博士俱乐部,它的成员是一些大学讲师,还有我那个最亲密的柏林朋友鲁滕堡博士。在这个俱乐部里,人们在进行争论,亮出了很多相互冲突的观点。”2167088正是在这种相互冲突的观点交锋中,马克思不断地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批判和改造,扬弃了其唯心主义的内核,从而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曾受益于学术沙龙。1902年,23岁的爱因斯坦刚刚从大学毕业,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谋了个小差,旺盛的精力无以寄托,业余时间便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沙龙,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问题,相互争论,相互激励。3年后,26岁的爱因斯坦在1905年连续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学术论文,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回想在伯尔尼度过的那段时光,爱因斯坦和他的伙伴们把他们的沙龙称为“不朽的奥林匹亚学院”。

学术沙龙之所以能够成为思想和观点的孵化器,我以为,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形式的非正式和少限制。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没有那么多讲究,没有那么多约束,自由地表达各自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在相互砥砺的过程中,就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思想是必须独立和自由的,但同时个人的思想也是需要与他人交流的,只有在与他人的思想相互交流甚至交锋中,个人的思想才能不断完善,最终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思想。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无味的。”2167089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分析费尔巴哈为什么没能把他的唯物论推进到社会领域时,恩格斯指出,因为他“不得不在穷乡僻壤中过着农民式的孤陋寡闻的生活”,“这种生活迫使这位比其他任何哲学家都更爱好社交的哲学家从他的孤寂的头脑中,而不是从同与他才智相当的人们的友好或敌对的接触中产生出自己的思想。”2167090学问,学问,既要学,更需要问,在问中学才能产生出新学问。

我们当然不敢说我们所举办的午餐学术沙龙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效,但至少我们一直在努力。自2009年7月21日午餐学术沙龙鸣锣开场后,至今已历四载,累计举办了40多期。主讲人既有来自国内外包括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也有来自传媒业界的社长、台长、总编、主编以及资深编辑和记者。这些主讲嘉宾不仅带来了他们正在从事的研究项目的最新成果,也带来了他们长期关注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和疑惑。他们所介绍的内容,有的客观、忠实地反映了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界的最新成就、最新知识和前沿信息;有的是在国际刊物或国际会议上获得的新观念、新思维、新角度;有的是挖掘和提炼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学术精华并结合传播学理论重新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媒介新说和传播新论;当然也有的仅仅只是基于现实观察和个人观感对某些学术问题所作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畅想。无论是什么样的论说,重要的是,他们的讲述触发了沙龙参与者的头脑风暴,时不时会引起一些或者平和的讨论,或者激烈的争辩。所有这一切,我们认为都是有价值的,有必要把它们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共享。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汇编了这本集子。收入在这本集子里的演讲记录和讨论实录,虽不像学术论文那么严谨,也不似论坛讲座那么系统,但却不乏思想的火花和观点的闪光。感谢沙龙主讲嘉宾们慨允分享他们的智慧。如果您能从中品出点滋味来,我们将深感荣幸。当然,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我们还会接着编第二本、第三本……

是为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唐绪军

2013年9月23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姜飞,张丹.品道午餐学术沙龙演讲集.第2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姜飞,张丹.品道午餐学术沙龙演讲集.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姜飞和张丹(2015).品道午餐学术沙龙演讲集.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