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五峰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
4.《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志(1985—2005)》,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
5.《长乐县志》,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
6.鲍金:《消费生存论——现代消费方式的生存论阐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7.戴元光、邱宝林:《当代文化消费与先进文化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范玉刚:《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美学话语重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9.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0.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黄惠:《祭坛就是文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13.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14.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5.蓝爱国、马薇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李景隆、李朝、贾一心、卓玛:《青海审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7.李天道:《西部地域文化心态与民族审美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林白鹏:《消费经济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邱正伦:《审美价值取向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22.田义勇:《审美体验的重建:文论体系的观念奠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4.文启湘等:《中国消费经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向翔:《哲学文化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版。
26.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维度》,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7.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8.叶正霞、刘淑兰:《引领文化与文化引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9.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张利群:《民族区域文化的审美人类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赵爱国:《文化消费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2.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3.郑祥福、叶辉、陈来仪:《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庄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38.陈立旭、潘捷军:《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浙江实践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福、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美]林赛·沃斯特:《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英]戴维·皮尔斯:《现代经济学辞典》,宋承先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42.[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3.[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4.[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6.[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约翰·霍尔等:《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8.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9.张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模式》,《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4期。
50.张世英:《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神圣性》,《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51.赵世林:《论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2.曹俊文:《精神文化消费统计体系的探讨》,《上海统计》2002年第4期。
53.陈庆德:《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4.徐康平、程乐:《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界定》,《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5.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56.强以华:《时尚消费的伦理反思》,《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
57.李又才:《论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与政府引导》,《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1期。
58.刘珉曳、赵华朋、陈丽芬:《陕西文化消费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3期。
59.苗长虹等:《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经济地理》2002年第6期。
60.聂振斌:《再谈“审美文化”》,《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
61.牛华、安俊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探析》,《北方经济》2009年第8期。
62.秦开凤:《文化消费内涵辨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6期。
63.吴兴明:《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4.徐碧英:《发展农村社区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治与社会》2008年第1期。
65.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66.徐红:《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主义》,《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67.[日]仓泽行洋:《东方文化与茶道》,《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68.陈香白:《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69.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府网:http://www.hbwf.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