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贝克莱

BERKELEY

ISBN:7-5004-0309-7

出版日期:1989-05

页数:158

字数:72.0千字

丛书名:《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

点击量:4553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0.66 [6折] 原价:¥1.1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近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是一位怀着近乎宗教热诚追求真理的人,正因为如此,自己深信不疑,视之为真知灼见的学说不为人们所理解甚或理睬,就更不能不说是最大的不幸了。我想,作为这样一位思想家,贝克莱也许在其一生的大多数时候,甚至至死都在品尝着这种痛苦与不幸——尤其是在他提出后来十分著名的有关物质存在的学说而未得到预期的反应时,在他将论著送往伦敦寻求知己而遭礼貌的冷落时,甚至在他那雄心勃勃、充满献身精神的百慕大计划4930412最终付诸东流时。

然而,如果说在贝克莱的学说是否可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可接受的问题上人们至今还众说纷纭的话,那么贝克莱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则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在谈到贝克莱对于哲学发展的贡献时,19世纪著名思想家J.S.穆勒十分赞赏他的“三个第一流的哲学发现”,认为“其中每一个都足以构成心理学中的一次革命,而它们结合起来则决定了后来哲学思想的整个发展”。穆勒所说贝克莱的三个哲学发现是,在《视觉新论》中提出的视觉理论,关于抽象观念的学说,以及关于实在由感觉的复合所构成的学说。

贝克莱学说的这三个方面是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一点尚待考察。但无论如何,他的这些在不同程度上独出心裁的哲学见解对于哲学的发展确实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其经验论哲学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英国经验论哲学的演变,这一点自不待言;而随着英美哲学中语言分析运动的日益强大,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贝克莱的贡献更在于,正是他从理论和实践上预见了哲学的这一转变。

国内外关于贝克莱思想的研究当说已是硕果累累,这本贝克莱传记可否视为其中最上乘之作,我对此不敢妄下断言。但是,作者在书中论述了从伽利略到牛顿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思想,将贝克莱的工作视为对牛顿及其前辈的科学思想以及其形而上学基础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的结果,从而将贝克莱学说放到了一个较之以往更为广泛的知识背景之中,並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其形而上学与对科学和常识概念的分析之间的关系,剖析了这一学说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联系,从而为贝克莱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眼光。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确可称庸中佼佼。

本书作者J.O.厄姆森是一位有影响的分析哲学家,他是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和牛津大学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荣誉研究员,著有《哲学分析》(1956)和《伦理学的情感理论》(1968),並编辑出版了《西方哲学百科全书》。

译者

1987年3月12日

于武大枫园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美]J.O.厄姆森,曹秋华.贝克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美]J.O.厄姆森,曹秋华.贝克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美]J.O.厄姆森和曹秋华(1989).贝克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