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192025-06
中国—中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王俊美 刘越 任冠虹 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举办,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其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提到,中国—中亚机制成员国元首认同本地区战略意义和在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的重要性……
-
192025-06
【理响中国】抓住作风建设的根与本
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党性坚强才能作风过硬,党员的党性如何,决定其政治立场、宗旨意识和行为准则如何。党性不纯,作风必然“跑偏”;党性丧失,就会带来政绩观异化催生……
-
192025-06
让“行走的思政课”入心入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由教育部等十部门共同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这一战略构想蕴含深刻的辩证逻辑,“大”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系统论视角重构思政课要素关系,在“以小见大”的统一……
-
192025-06
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化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勇于自我革命是党在新时代鲜明提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徙木立信之举的政治底气。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要保证党的执政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
-
192025-06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人……
-
192025-06
“满铁”调查资料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地位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作为代表日本国家意旨和代行日本国家职能的“国策”会社机构,其下设的调查机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现在保留下来的“满铁”调查资料中,保存了大量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史料,对这些史料进行整理、分析,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共产党抗战的中流砥柱作……
-
192025-06
“敌进我进”:八路军在华北的制胜之道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囚笼政策”与“三光扫荡”的凶猛攻势,毛泽东提出革命性游击战略:将防御战转化为进攻战,在持久战中实施速决战,以内线作战牵制外线作战,尤其强调“要把敌人的根据地变为游击战争的根据地”。这一思想催生出“敌进我进”的战术奇观——当日伪军进攻根据地时,八路军主力反而深入敌占区,与民……
-
192025-06
在文明互鉴中推动政治学理论研究
在文明互鉴与学科交叉的背景下,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为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活水源泉”,应在政治学学科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实需求 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与政治学理论研究的融合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基于外部环境……
-
192025-06
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人文性: 困境与出路
当前,政治思想史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既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也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但前者尤甚)。这种情况已经在学界引起一定关注,并且有过一些讨论。 人文性·重复性·创新性 政治思想史研究(以及一般的思想史研究)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学科属性来说,与政……
-
192025-06
政治思想史的两个世界
政治思想史有两个世界——指向学问的文本世界和指向事功的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两个维度,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应然与实然。 政治思想史的两种创作主体 以往的政治思想史叙事主要是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史。无论是周辅成选编的《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