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偕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1.8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4-11

字      数: 772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与时偕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了解马克思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

欧洲的冬天是阴冷的。2008年的欧洲,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益发的阴冷而低沉。

在这阴冷和低沉中,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欧美市场火爆热销,带来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买书的不仅仅是蓝领无产者,更多的是达官富豪和学者名流。据说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案头就摆放了一本满是圈圈点点的《资本论》,德国31所大学更是开设了《资本论》专题课。面对如此的热销,英国媒体甚至戏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我们中国人对一句话应该不陌生:“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之语。160多年过去了,19世纪开始刚刚出生在欧洲大陆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剿而未灭,反而登堂入室,备受推崇。

是时尚的玩笑,还是历史的选择;是情绪发泄的偶然,还是社会演进的必然。要理解这一切,就要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说些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说了些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了解马克思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哲学的内容、性质和使命都发生了不同以往一切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全新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工人阶级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统一。

一、以科学赢得尊重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伟光.新大众哲学:全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