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法看问题——辩证法总论

¥6.5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4-11

字      数: 2719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用辩证法看问题——辩证法总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完成了辩证法的革命,建立了最彻底最完备的辩证法形态——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最佳结合。

辩证法是关于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人们观察、认识、说明一切事物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又是指导人们处理一切问题,努力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思想利器。

一、揭示事物最普遍规律的科学——老子《道德经》与辩证思维方式

在中国民间,每逢春节来临之际,老百姓都喜欢把“紫气东来”作为春联横批。“紫气东来”比喻祥瑞降临,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提到“紫气东来”的来龙去脉,还要从老子(约前571—前471年)过函谷关说起。

传说函谷关关令尹喜,少时好观天文、喜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他登关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1]预见将有圣人来关。

这个圣人就是老子。老子长期在周朝王室生活,曾担任过周王室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知识渊博,很有学问,但仕途坎坷,几遭贬辱。他看到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纷争,社会矛盾突出,感到异常厌倦,决意退隐,到相对繁荣的秦国安度晚年。于是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途经函谷关。

尹喜仰慕老子已久,见老子来到函谷关,便恳求老子说:“您有那么大的学问,将要退隐了,请在函谷关多住几日,为我留下一些教诲吧!”言下之意是老子只有做篇文章才能走。于是老子留住函谷关写下了一篇五千字的文章,便是《道德经》。“老子过函谷关,留下五千言经”的故事见于《列仙传》和《太平御览》,最早的史书记载则来自于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现河南省鹿邑县)人,姓李名耳字聃。西行途中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求他著书,写下了《道德经》。史书记载不过如此。关于老子其人其书,从司马迁到王夫之(1619—1692年),再到近代不少著名学者,都做过深入考证,历来有争论。尽管如此,《道德经》一书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经”在古代就指经典之籍。《道德经》是一部论述有关道与德的经典专著。“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莫夫之命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有着“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本体的意义,决定着宇宙一切的运行秩序和人的正确行为。

“道”的本意是道路,也有客观规律的含义。西方学者将其翻译为理性(Vernunft)、逻各斯(Logos)、上帝(Gott)、意义(Sinn)、正确的道路(Recher Weg)、规律(Gesetz)等。《道德经》赋予“道”以先于客观世界之生成而存在、先于人与人类社会之产生而存在,超越并决定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的意义。西方哲学家,如被西方公认的20世纪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Jaspers,1883—1969年)认为,老子把“道”看作世界及万物的终极,存在于天地生成之前,也先于上天神(中国人的上帝),因为“道”的存在,才使得万事万物得以生成发展。“道”作为虚无而存在,好像不起作用,但又在作用着。《道德经》从“道”推演出世界万事万物,包括人的认识、道德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运行秩序。中国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1916—2009年)长期研究《道德经》,认为“道”之本意是人走的路,经过引申而具有规律的意思。《道德经》把“道”叫作“万物之宗”,首次提出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世界万物是从“道”派生出来的,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老祖宗。任继愈先生认为,“道”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系统地揭示了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当然,对“道”乃至对老子的哲学理念,历来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客观唯心主义,有人认为它是朴素唯物主义。我们暂且搁置争议,可以发现《道德经》思想包含有关于世界万事万物按照辩证规律运动的合理内核,可以看出《道德经》是辩证思维方式的经典之作,是阐述辩证法的古代经典文献。辩证法是对客观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客观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的哲学解读。

在大自然,寒往暑来、日往月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人类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世事变幻、兴衰存亡。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一切事物都有生成死灭,历代王朝和达官显贵都难逃兴浡亡忽、衰败湮灭的历史宿命。唐代诗人刘禹锡(约772—约842年)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沧海桑田、人事更替的万千变化,让人兴叹,发人深思。到底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一般法则是什么呢?这是人类的哲学之问,也是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

“辩证法”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本意是指在谈话辩论中揭露对方话语中的矛盾并通过克服这些矛盾而求得真理的方法。在哲学史上,黑格尔(Hegel,1770—1831年)第一次明确地在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他不仅把辩证法看作揭露矛盾的思维方式,同时还把它看作适用于一切现象的哲学概念,创立了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把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成为唯物主义辩证法。

在哲学史上,有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以及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朴素辩证法是古代智慧的灵光。

古代朴素辩证法是人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想成果。人们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探赜索隐,沉思默会,穷究天地万物动变的规律,体悟社会人生的道理。

古希腊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变化之中;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斗争产生了万事万物,天才地猜测到了辩证法规律。在中国古代,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国传统哲学肯定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3];矛盾着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矛盾着的对立面相感相应、相摩相荡,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交替流转以及天地万物的无穷变化,“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5];事物由内部矛盾引起运动、变化、发展,并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反者道之动”[7]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伟光.新大众哲学:全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