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终究战胜旧事物——否定之否定规律

¥5.1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4-11

字      数: 2145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新事物终究战胜旧事物——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一切,把一切都看作完美无缺的,就否认了事物发展前进的必要性,丢掉了事物发展前进的条件和前提;否定一切,就否认了事物发展前进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无论是肯定一切还是否定一切,实质上都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不同表现。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和向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发展总是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运动,在发展进程中有曲折、回复,甚至会有暂时的倒退,但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逻辑。

一、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胚对胚乳的否定、麦株对麦种的否定

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否定?

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首先要搞清楚否定概念的科学内涵。哲学上讲的否定概念是有特定的哲学含义的,同人们日常话语所讲的否定不是一个意思。作为哲学概念的否定没有贬义,没有绝对否定的意思。哲学上讲的否定是普遍存在于宇宙间的客观现象,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否定概念不过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已,是人们对这种客观现象的哲学概括。

对待否定现象,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截然对立的见解。

形而上学虽然也承认否定现象的客观存在,但认为否定是由外部原因决定的,否定就是全盘抛弃;唯物辩证法同样承认否定现象的客观存在,承认否定的外因作用,但认为否定是事物内部自身原因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否定是事物否定现象的根本原因,否定是事物内部自在矛盾的结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是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扬弃。当然,唯心主义辩证法也承认否定的自我否定的特性、否定的扬弃的特性,但不承认否定的客观性,把否定仅仅理解为纯粹思想理念的纯逻辑运动。

否定、肯定与自我否定。

在自然界中,麦种在适当的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的条件下,生长为麦株,麦株是对麦种的否定。麦株对麦种的否定是小麦这一具体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宇宙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如电的正极与负极、数的正数与负数等,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统一又斗争,构成了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肯定与否定对立斗争的结果是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这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在麦种里,胚是否定方面,胚乳和种皮是肯定方面。胚在种皮的保护下,从胚乳中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在适度条件下,生长分化出胚根、胚芽和子叶,突破种皮外壳,逐步生长发育成麦株(麦苗、麦秸、麦叶、麦粒),原来的麦种被否定了。麦株否定麦种的根本原因在于麦种内部的自身否定,适当的土壤、水分、养料和温度只是麦株否定麦种的外部条件,即外因。胚与胚乳、种皮之间的对立统一的斗争是麦株否定麦种的内部根据,即内因。雏鸡从鸡蛋中孵出,雏鸡是对鸡蛋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鸡蛋内部的自我否定。受精的蛋黄是鸡蛋的否定方面,蛋清和蛋壳是鸡蛋的肯定方面,在一定温度下,蛋黄不断地吸收蛋清中的养分,并且接受蛋壳的保护和对温度的传递,逐步发育为幼鸡,最后冲破蛋壳,小鸡就是对鸡蛋的否定,即鸡蛋的自我否定。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是否定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是肯定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必然冲破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束缚,新的生产关系因社会生产力的需要而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工人阶级是否定方面,资产阶级是肯定方面,工人阶级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自我否定。

一切事物在产生时其内部就已经孕育了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任何事物都要自我否定,走向自己的反面,永恒且长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老子说“反者道之动”[1],就说明了事物自我否定的道理。任何生命都包含着其否定的因素——死亡,因而任何生命总要由生转化为死,生意味着死。任何社会形态也包含着其否定的因素,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内部包含其否定因素——奴隶社会的东西,奴隶社会内部包含着其否定因素——封建社会的东西,封建社会内部包含着其否定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包含着其否定因素——共产主义社会的东西,任一社会形态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2],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环节。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就是辩证的否定。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3]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一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该事物所赖以存在的条件构成了该事物存在的理由,即存在的必然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该事物会逐步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即存在的条件,这样一来,它的消亡、为另一事物所代替也就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否定是新事物与旧事物联系和替代的中间环节。当麦种被麦株所代替时,是麦株否定了麦种,是麦种自身内部胚对胚乳、种皮的否定,正是这种否定,构成了麦种与麦株、胚与胚乳、种皮联系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当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该生产关系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该生产关系所适应的生产力却同时产生出新的因素,逐步否定原有生产关系,原有生产关系逐步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东西,新的生产力就会否定原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就会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从而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否定,旧社会被新社会所否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是不断地经过事物内部自我否定的环节而普遍联系着、不断发展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伟光.新大众哲学:全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