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建立与旧学扬弃

¥3.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6

字      数: 1108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新统建立与旧学扬弃

摘要:胡治洪教授的新著《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试图以新统建立与旧学扬弃的面向,叙述现代中国哲学发展进程中对于中西理论立场进行逻辑整理的书写模式。全书在通史注重传统与现代之张力的大局观下,对现代哲人建立“新统”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描述和整理,展现了中国现代哲学的新书写方式,并以本体论、认识论与人生论对现代哲人进行了综合性的文化考察。笔者在情与理的视域下就胡治洪教授的新作进行评述,胡教授所提出的以新统的建立作为中国现代哲学最重要特点的结论,以及将资取古今中西和致思国族振兴作为两大主题,开启诸多论域等构想,深化和推进了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但该卷对新统的建立视角有一定局限,对旧学扬多弃少,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

武汉大学学人对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学术传承。早在20世纪30年代,范寿康教授任教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时撰写了《中国哲学史通论》,成为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书写的滥觞;20世纪80年代萧萐父先生、李锦全教授主编了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是当时高校中国哲学史教学的通用教材;21世纪初,冯达文教授、郭齐勇教授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继而郭齐勇教授又编著《中国哲学史》,此两书也成为这些年来国内颇受欢迎的中国哲学史教材。而今,郭齐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十卷本)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八个阶段分卷撰写,此外还有“少数民族哲学”和“古代科学哲学”专卷,完善而全面地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描述。主编郭齐勇教授在第一卷前两万多字的《导论》中论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分期、特质与研究方法论等,将中国哲学自身的系统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修养论、政治论五个部分,指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关怀是天道、地道、人道的关系。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大基调上,郭齐勇教授非常重视在不同语境和不同方式下研究东西方哲学的范畴,在考察中西哲学问题意识同异的基础上,相信中西哲学的可比较性和可通约性,将这些问题意识、关注重点与研究方法贯穿全书,以此梳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哲人的代表性作品与其学术体系,并注重新老材料的取舍和新观点的运用,体现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不仅继承了传统哲学史著作的奠基工作和武汉大学中国哲学的学风学统,也在前辈学人的积累和耕耘上,对前人进行发展和超越,以“扎实厚重,见解卓特”的前八卷断代哲学史与最后两卷少数民族哲学、古代科学哲学相配合,最终所成是一套全面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也是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成果。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傅佳一.新统建立与旧学扬弃[C]//王中江.哲学中国.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