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经验与艺术理论建构
艺术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论语》《庄子》《考工记》等著作,在欧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理想国》《诗学》等著作。古代中西艺术理论构架有明显差异,中国侧重个人感悟,有较强的主观感受与事实经验;欧洲侧重抽象推理,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概括性。总体而言,古代中西艺术理论彼此疏远,缺乏兼容。十七八世纪以后,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理论知识的科学化系统化逐步深入,艺术理论进入了跨文化知识体系建构时代。在欧洲,由于中国园林、建筑、绘画、瓷器、家具等艺术的传入和影响,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艺术观念受到冲击,引发了欧洲艺术理论的激荡,黑格尔从思辨研究角度将中国艺术作为反面参照物建构了艺术理想论,而克莱夫·贝尔从审美分析角度将中国魏唐艺术作为一面旗帜建构了形式意味说。在中国,由于西方科学与技术的传入,知识界对传统艺术观念展开了反思、重建,如梁思成从技术分析角度将魏唐建筑与雕塑看成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典型代表,提出了材料结构说。黑格尔、贝尔、梁思成的理论代表了跨文化视野下艺术理论建构的三种模式,也是通往现代艺术理论的重要路标。
一 思辨主义
从思辨研究角度建构艺术理论是学术史上的一大传统,成果最为丰富,主要包括三种路径。一是把艺术与哲学等同起来,既用哲学看艺术,也用艺术看哲学,哲学即艺术,艺术即哲学,如《庄子》一书与宗炳《画山水序》。二是把艺术与哲学对立起来,从哲学出发看待艺术、研究艺术,如柏拉图的艺术理论。三是把艺术与哲学结合起来,但肯定二者存在差别,如黑格尔的艺术理论。而黑格尔艺术理论具有跨文化视野,包含对中国经验的思辨处理。
相关推荐
-
[1] 跨文化视野下的“幻象”概念及其辨正
-
[2] 跨文化视野下詹姆斯·库克与大洋洲原住民的互动
-
[3] 英语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历史教育实践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
[4] 我国近五年来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及思考
-
[5] 艺术理论时代的来临及其反思——写在“南京大学艺术理论文丛”出版之际
其他推荐
-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20辑
作者:史忠义 孔杰 臧小佳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20辑
-
2
图书 全球史评论.第四辑
作者:刘新成
图书 全球史评论.第四辑
-
3
图书 美学.2023年.第1期:总第12辑
作者:卢春红 张建军
图书 美学.2023年.第1期:总第12辑
-
4
图书 中外文论.2018年.第2期
作者:高建平 丁国旗
图书 中外文论.2018年.第2期
-
5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作者:雷勇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
6
图书 比较政治评论.第1辑
作者:杨光斌
图书 比较政治评论.第1辑
-
7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5集
作者:《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5集
-
8
图书 中国艺术教育.第1辑
作者:尤西林
图书 中国艺术教育.第1辑
-
9
图书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三辑
作者:周筅 李健
图书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三辑
-
10
图书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八辑
作者:周宪 李健
图书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