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于广杰博士编著的《历代燕赵词全编》,洋洋三大卷,160多万字。这是近年来燕赵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学界词学研究的可喜收获,可谓“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其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可做如下观察。
一 燕赵词实绩的第一次完整亮相
《历代燕赵词全编》(以下简称《全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了燕赵词,展示了燕赵词学的实绩,为学界认识燕赵词风、词学及燕赵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依据。所谓“燕赵词”,学界一般有三种意见:一是燕赵籍词人创作的词;二是叙写、描绘燕赵人物、风俗、地理、文化等的词;三是生活于燕赵地域的各地词人在燕赵词坛活动时创作的词。《全编》对此持开放圆通的态度,即采信所谓“燕赵词”就是燕赵籍词人创作的词,甚至扩展为郡望本为其他地域,入籍为京津冀的词人所作的词也属燕赵词之范围。这种开放的观念对于尽可能地展示燕赵词创作的全貌、完成“燕赵词全编”无疑是智慧的。全书所收录作品,在时间上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分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个阶段,贯穿了中华词文学的整个创作发展史。最早的燕赵词家,《全编》认为是“花间”词人毛文锡。毛文锡,生卒年不详,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其出身富贵,博览群书,学识富赡,有干略和史才,十四岁即登进士第。初仕成都,唐亡后仕前蜀王建。由翰林学士一路升迁,累官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进为文思殿大学士,拜为司徒。毛文锡高才雅怀,以《茶谱》和小词留名后世,是晚唐五代词的一代作手。由于毛氏词超出了“花间词”艳情主题,婉丽质直而温厚风雅,浸润着敦朴尚实的燕赵文化精神,故郑振铎称其词为“花间别调”。北宋时期,燕赵地区属于边陲,敦朴尚武,文化不振,词学可述者不多,百余年间,仅李之仪、王安中堪称名家。金元以降,燕赵之地成北方政权的畿辅首善之区,南北各地的文人才士辐辏京师,燕赵文化慷慨尚气、朴茂贞刚的精神与尚正统、崇雅正、重功利的京都文化交融并行,使燕赵大地的文化风气浓厚起来。燕赵文学随之繁荣,千百年来名家辈出,在当时中华文坛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元朝重要词人,如蔡松年、王寂、赵秉文、刘秉忠、白朴、胡祗遹、张之翰、卢挚、张弘范、刘因、宋褧等人的创作,因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时代风气的影响,明显不同于吴越等南方词人婉约清绮的特质,而呈现出清新劲健、自然率性的北方文学风貌,论者许为词之“北派”。迨至明代,尽管词学衰微,然以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地区却是南北文人辐辏聚集之地,京都及畿辅词坛上南北文人的词学活动颇为兴盛。然有明一代近三百年间,燕赵本土词人不显,在当时词坛上声量较小,相对沉寂。可称述的词家如王好问、孙承宗、刘荣嗣、申涵光、史可程等,作品数量不多,艺术水准亦难作深论。清代词学兴盛,燕赵词名家辈出,如梁清标、傅燮詷、邵瑸、陈祥裔、魏荔彤、纪逵宜、查礼、姜贻经、刘锡嘏、姚尚桂、沈道宽、刘溎年、冯秀莹、朱寯瀛、赵国华、边保枢、张云骧、杨洁、查尔崇、华长卿、边浴礼、史恩培等人,无论从作品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无愧一代名家。近代民国时期燕赵词坛亦不沉寂,高毓浵、李叔同、王桐龄、谢良佐、顾随、寇梦碧、郭昭文等人均能参与词学主流而自成面目,允为当时名家。上述诸家,《全编》皆收罗其中,蔚为大观,有万余首之多,堪为一部燕赵词文学史。正如编者所宣称的那样:“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以见作为中国词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燕赵词之创作实绩和发展历程。”
相关推荐
-
[1] 逆风吹浪雪花翻,舟出滁河浩荡间——读《宋代诗话与诗学文献研究》有感
-
[2] 慈溪王门考
-
[3] 张詧私访纪行
-
[4] 吴宗济“补听缺”
-
[5] 《区太史诗文集》存世版本及考证
其他推荐
-
图书 燕赵文化研究.第8辑
作者:郭健
图书 燕赵文化研究.第8辑
-
2
图书 环境法评论.第四辑
作者:秦天宝
图书 环境法评论.第四辑
-
3
图书 燕赵文化研究.第9辑
作者:郭健
图书 燕赵文化研究.第9辑
-
4
图书 燕赵文化研究.第7辑
作者:郭健
图书 燕赵文化研究.第7辑
-
5
图书 文化研究.第52辑
作者:陶东风 周宪
图书 文化研究.第52辑
-
6
图书 文化研究.第54辑
作者:陶东风 周宪
图书 文化研究.第54辑
-
7
图书 广府文化(第6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图书 广府文化(第6辑)
-
8
图书 广府文化.第4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图书 广府文化.第4辑
-
9
图书 广府文化.第5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图书 广府文化.第5辑
-
10
图书 广府文化.第9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
图书 广府文化.第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