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美国新闻人劳威尔·托马斯西藏旅行广播报道探析

¥4.0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167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1949年美国新闻人劳威尔·托马斯西藏旅行广播报道探析[1]

内容提要:成立于冷战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身陷两大阵营政治、军事对抗的恶劣国际环境,还面临着来自美国舆论的妖魔化攻讦。1949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评论员劳威尔·托马斯父子西藏旅行及其涉藏报道就是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中国舆论宣传战的重要体现。托马斯父子是最早在西藏高原向国际社会做新闻报道的主播,他们以讲述西藏旅行故事为载体传播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西藏独立论”等谬误西藏话语,是冷战初期美国政府改变西藏政策的风向标,对冷战时期美国乃至西方西藏话语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知道,“政治价值、信仰和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形成的,这一形成的过程被称为政治社会化”。“而在美国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媒体是不可缺少的媒介”。[2]当今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大部分人对中国西藏历史地位的谬误认知实际上也是西方媒体在冷战环境里对中国西藏长期谬误报道潜移默化形成的结果。而1949年入藏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人劳威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和他的儿子小劳威尔·托马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世纪40年代末,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49年美国政府一改历史上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立场,开始秘密支持西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3]。就在这一年,有两支美国人的队伍入藏,其中一支是以美国驻中国迪化领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美国中情局间谍马克南(Douglas Mackiernan)一行于1949年9月自中国新疆出发秘密入藏[4];另一支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评论员劳威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父子一行在美国政府支持下于1949年8月28日进入拉萨[5]。他们父子2人于拉萨旅行途中录播了数十个广播节目,回到美国后又在全美国范围内发表西藏旅行巡回演讲、在大众期刊上发表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有关中国西藏的文章、出版涉藏著作、制作关于中国西藏的电影等,对冷战时期美国媒体西藏话语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在20世纪中叶,广播是美国普通民众获取国际国内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劳威尔·托马斯则是这一时期美国最著名的新闻主播。《纽约时报》有文章说:托马斯的广播听众有700亿人次!托马斯的声音可能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名人的声音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希特勒及墨索里尼等更为听众所熟悉[6],所以1949年托马斯父子西藏旅行相关报道在美国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每晚6:45—7:00黄金时间15分钟的“托马斯新闻评论”(Lowell Thomas and the News)节目是托马斯谬误西藏话语最早的大众传播窗口。在美国纽约玛丽斯特学院卡纳维诺图书馆(Cannavino library,Marist College)特殊馆藏室,有几十盒关于托马斯父子涉藏活动的一手档案。本文即利用美国政府解密相关档案及托马斯档案剖析这一时期托马斯父子西藏旅行广播报道如何传播谬误西藏观,为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战服务,从而为我们理解当今美国乃至西方社会谬误西藏观的形成提供历史借鉴。

一 被称为“美国广播记者一代宗师”的爱德华·默罗等一众美国名人为托马斯父子西藏旅行报道预热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程早霞,李芳园.1949年美国新闻人劳威尔·托马斯西藏旅行广播报道探析9798510[C]//谭树林.国际关系评论.2023年.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