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论:语言、知识与实在——威廉斯观点概要

¥2.0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1

字      数: 624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实在论:语言、知识与实在——威廉斯观点概要

现在我转而谈论伯纳德·威廉斯的哲学实在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立场。在1979年出版的关于笛卡尔的书中,当他探讨被他称为笛卡尔的“纯粹探究之谋划”时,他发展了这一立场并为之做论证和辩护。所说到的计划是威廉斯对笛卡尔怀疑方法——笛卡尔用他的系统的怀疑方法建立了确定的知识基础——的有趣解读。威廉斯在解读过程中带来的,是他所主张的笛卡尔在知识和“绝对实在观”之间预先假定的联系,亦即,(正像他表达的)“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实在,不管是否存在有意识的人类和拥有文化与语言的社会。这里所论及的,是与任何特定语言不相关的实在观。

威廉斯写道:

人们把[笛卡尔的]纯粹探究之谋划看成回答知识是否可能的问题,如果成功的话,会通过产生绝对[实在]观来回答这一问题。在笛卡尔手中已经这样做了,但却采取必定涉及诉诸上帝的方式。如果关于这一点的那些论证失败了(它们确实失败了),那么,我们便再一次失去了绝对实在观。

放弃笛卡尔对确实性的追寻似乎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选择,但是,如果根本不存在任何知识的话,我们是否能轻易地放弃绝对实在观的观念呢?(第211—212页)

威廉斯说,并不容易接受“如下反思:像任何其他这种关于世界的一般表象一样,我们的整个世界观可能是一个局部的表现手法,而不存在任何关于能否评价这种表象的客观立场”(第212页)。威廉斯说:面对这个问题时,对于我们存在着三种可能性:第一,我们能“放弃知识和绝对实在观的可能性之间假定的联系”;第二,我们可以保护这种联系并且否认知识的可能性;第三,“我们可以保护这种联系,并寻求从确实性的考虑中分离绝对观的观念”。威廉斯说道:“对于我来说,看起来正确的正是这第三条路径,尽管它包含极大困难。”(同上)维特根斯坦会支持第一个选项。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英)伊尔哈姆·迪尔曼,李国山,沈学甫.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革命:语言唯心论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