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公传说的由来

¥2.7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1

字      数: 774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朗公传说的由来

一 僧朗入泰山

(一)僧朗生平

前秦皇始元年(351),僧朗入泰山修行。这一直被视作山东佛教史的开端。

竺僧朗,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1]。年少时四处游方问道,后来回到关中专事讲说。有关僧朗的师承,在慧皎的《高僧传》中并未言及。目前佛教史的书写,以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为代表,皆采用郦道元《水经注》的说法。郦道元(?—527)在北魏服官多年,与梁代慧皎(497—554)约同时人,其说大抵可信。“有沙门竺僧朗,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隐于此谷,因谓之朗公谷。”[2]佛图澄,又名竺佛图澄,据方广锠先生考证为印度罽宾人。[3]印度地区古称天竺,佛图澄姓“竺”,乃古代对来自天竺的僧侣所冠的通姓。按照佛教的规矩,僧人出家后须舍弃俗家姓名,由皈依师赐法名,以示在宗教上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在道安始创出家众统一姓“释”前,僧人习惯上都冠用师傅的姓氏。[4]《高僧传》中僧朗亦姓“竺”,也从旁证明了二人大概存在师承关系。道安师事佛图澄,与竺法和、竺法汰等皆为同学。因此,僧朗与道安等人为同门。

后赵时,佛图澄善神通,为石氏政权所重,往参求学者不可胜数。道安等人是其门下佼佼者。建武元年(335)后,大致石虎当权时,道安至邺都拜佛图澄为师。建武十四年(348),佛图澄逝于邺宫寺。次年,石虎去世,传位给不满十岁的石世。不久,彭城王石遵发兵邺都,杀石世自立。半年后,石遵又为石鉴所杀。石氏政权本为羯人所建立,后被汉人冉闵取而代之。冉闵当政后,挑起民族仇杀,羯人一度西逃。这便是史上所谓的“冉闵之乱”。羯人在西逃时多归附苻洪,苻洪被石虎旧将毒死后,苻健率众西归,建立前秦,年号皇始。僧朗为佛图澄弟子,佛图澄去世后,石氏政权动荡。原本与众师兄弟居邺都的僧朗,值此动乱年代,为求保身,皇始元年(351)东往泰山修行。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马丛丛.山东灵岩寺史研究:5-14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