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前言

¥1.7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426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科举学”被作为专门的学问提出以来,科举文化研究持续升温,直至形成了专门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会议”(该学术会议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第二十一届研讨会于2022年9月在陕西省蒲城县举办)。科举选士制度不仅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贯彻的重要手段,也是儒家思想在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内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对世界文化贡献的一件可以自夸的事”(胡适语,见《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随着东亚汉字文化圈内诸国科举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东亚科举文化圈”概念呼之欲出。

本书立足东亚科举文化圈,重点考察日本古代的试律试策——省试诗和对策文。统观中日两国学界的科举文化研究可以发现,日本学者往往重制度考察,轻作品研究,且研究视野相对狭窄、方法比较单一。而我国学者对日本试律试策涉足不多,成果有限。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以笔者看来,这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在西方学术方法影响下对文化进行文史分科研究的影响分不开的,诚然,这种分科研究开创了中国学术的新纪元,但不可否认的是,分割的研究往往不能完整呈现文化的全貌和全部价值。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士超.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