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省试诗的诗形特征

¥2.1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555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节 平安时代省试诗的诗形特征

一 唐代省试诗的诗形

在唐代科举中,“试诗”与“试策”一样成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事项。科举试诗所作“答案诗”一般称为“省试诗”,又称为“试帖诗”。我们可以通过两部前代著述了解唐代省试诗的相关情况,一是宋李昉编《文苑英华》,二是清代徐松撰《登科记考》。《文苑英华》是继《文选》后又一部文学总集,全书共一千卷,收录上起萧梁,下至唐五代诗文两万余篇,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唐代作品,占全书的十分之九左右。《文苑英华》卷一八〇至卷一八九共十卷载录唐代省试诗(含州府试)计四百六十首[1]。徐松《登科记考》虽然所收省试诗数量不如《文苑英华》多,但除了收录省试诗,其重点记录了大部分及第者以及主考官的姓名和诗题信息等,可谓了解唐代科举试诗的不可多得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

考之《文苑英华》所收四百六十首省试诗可以发现,科举试诗在进入唐代以后,在诗形上逐渐固定为五言六韵六十字的排律体形式,这也是唐代科举试诗的常式。《文苑英华》所收唐代省试诗基本上属于这一形式。例如卷一八〇《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今存陆复礼、裴度、李官三人省试诗。裴度诗云:

淑景风光媚,皇明宠赐重。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士超.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