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下沉: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5.0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0

字      数: 2188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五章 服务下沉: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各地要优化农村社区服务格局,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1]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在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治理的主要抓手之一。基层治理中的“服务下沉”,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服务下沉”为基本路径助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首次明确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理念,一种精神,但是如何使这个理念具体化,使这种精神“落地”,需要在实地进行具体探索。云浮市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区,作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60%的农业大市,如何使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到每一个农民,成了云浮市领导班子要思考的难题。经过不断探索和试点,云浮市把“服务下沉”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路径,通过“干部下访基层、机构下移基层、网络覆盖基层”的改革实践,采用多种社会化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投入体系,进而将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有效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社会管理中“管理”与“服务”脱节造成的基层治理行政化困境,推动了公共服务下乡、到村、入户,初步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第一节 搭建平台,提供社会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把农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突出强调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权益,赋予农村优先发展的地位,给予农业更多扶持,推动农村加快发展。近年来,为了优化城乡服务格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党和政府加大强农支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旨在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各地要着力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如何搭建符合群众需求且较为完备的服务平台,成为各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早在2010年,云浮市着眼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社区志愿服务、金融信贷服务三个方面入手,搭建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服务平台,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化服务。

一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广大农民农业生产需求,是新时期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农业产业化、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商业化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政府公共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社、科研教育机构与龙头企业等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与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用来解决个体农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2]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自成体系的,它的实现,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平台加以支撑。因此,如何为广大农民搭建合理有效的服务平台,自然成为云浮改革者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为改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同时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云浮市将建设高效的服务型乡镇政府作为改革发展的“节点”,通过设立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劳动力服务中心、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中心,将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维护市场秩序、强化社会管理和优化公共服务上来。这样,不仅极大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农业需求,而且推动了农民增产增收,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进而实现了农村群众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的改革目标。

一是设立土地流转中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基层政府要围绕争当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排头兵,在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大力推进种养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使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具体来说,首先,建立与土地要素市场相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把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耕地、林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服务职能统一纳入县级土地交易中心,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服务,并逐步实现服务网络覆盖乡镇。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大户、种养大户等为主的流转市场主体,推动农村土地稳步流转。最后,加快出台规范农村用地、土地流转行为的相关政策或制度,为搞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对此,云浮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该中心整合镇经济发展办公室、林业站、村规所等镇属机构和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等派驻机构和人员,设立镇级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同时,还将耕地、林地等农村资源纳入管理,以此构建“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流转、流转纳入管理”的良性机制。除此之外,该中心集信息发布、市场引导、流转管理三项功能于一身,免费为农民发布土地供需信息,提供政策咨询、价格协商、合同签订等服务。

二是设立劳动力服务中心,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劳动者群体,高质量、稳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发展远景是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机遇,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要实现路径。[4]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出要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同时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进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基层政府要设法解决和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云浮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立农村劳动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承担培训、就业、维权“三重职能”。首先,在培训方面,结合农村实际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针对当地所需技术工种,开展计算机操作、收银员、美发美容、维修电工、农村种养加工为主的专业技能培训。除此之外,对45岁以下且有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实行一次免费技能培训,低收入家庭的学员还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其次,在就业方面,充分发挥劳动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开展网络视频招聘。大力鼓励农民“二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家庭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拓展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领域和渠道。最后,在维权方面,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维权意识,宣传维权知识,做好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咨询、协助信访和劳动监察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正当权益。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任路,冯晨晨.以共同缔造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云浮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