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

¥1.4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0

字      数: 631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云浮市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

一 背景和意义

1.“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单纯追求经济指标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由于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矛盾等条件的制约,在云浮目前难以为继;以拼成本拼消耗的传统工业招商引资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策略,也因云浮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交通区位条件、基础配套设施等比较优势不突出而受到制约。作为广东欠发达的山区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结合云浮的实际,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就必须把我们好的做得更好,以我们的更好去吸引别人的更好,特别是吸引高附加值的人。为此,我们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形成云浮特有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种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在云浮聚合,实现云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2009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宜居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推进南山森林公园和城市环境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规划让广大群众参与、建设体现群众需求,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也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还成功地探索了民办公助的宜居城市建设方式以及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管理模式。实践表明,通过美好环境建设,可以引导群众有序的参与、规范的自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又通过群众有序的参与和自治,促进美好环境的建设。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任路,冯晨晨.以共同缔造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云浮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