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盟中之约:论北约框架下波罗的海三国军事安全小多边策略的形成逻辑及其特点
摘要:小多边主义是由拥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在既有制度框架外就特定议题寻求协调政策与解决方式的合作模式。波罗的海三国虽已加入北约,但随着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感知增强,三国愈加重视和强化相互间安全合作,以波罗的海为名义建立了共同的陆军营、海军编队、对空情报网和国防学院等,大幅提升三国间的军事协同、信息情报和网络安全共享能力,使三国在安全战略构想与能力方面愈加趋同,逐渐形成了一个北约框架下的三国“小集团”。波罗的海三国间的小多边行动一方面拓展了三国在军事安全方面的一体化空间,强化其在北约、欧盟内部的议价权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波罗的海地区的潜在冲突风险。在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三国在援助乌克兰和强化北约部署方面继续通过小多边效应,对整个北约构成了一定战略挟持与牵引力。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波罗的海三国大幅加快了三方防务合作步伐,构建共同的疆界与领土防御机制,以援乌和协防名义,动员并强化北约在其东翼的军事存在与部署。[1]在政治上,三国持激进的“挺乌反俄”立场,通过共同发声,[2]主张提高对俄罗斯制裁等级,放宽对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援助的限度,同时主张给予乌克兰北约和欧盟候选国地位。[3]在经济上,三国步伐统一,不仅为乌克兰提供多重资金支持,其无偿经济援助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位居整个欧洲前列。[4]在军事上,三国在北约框架内进一步谋求彼此间的组合优势,形成一条从波罗的海到波兰东部城镇热舒夫的陆海联勤通道,协助北约国家从海上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和其他援助物资。[5]同时,三国均承载了北约在欧洲东翼的前沿常态化部署与警戒任务,使域内的北约部队占联盟在整个中东欧的就地作战力量(增强型前沿存在)总规模的3/8,成为货真价实的“新铁幕”边缘。伴随着波罗的海三国愈加团结紧密、调门一致的对外政治、安全立场和行动,其在北约集团之内的小多边主义(minilateralism)合作趋向与模式特征也引发学界关注。
一般认为,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中小国家可能追随某个大国或国际组织,让渡部分主权,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其势力范围或者安全集团中的一部分。中小国家的追随行为与联盟体制的变迁、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安全威胁的强弱程度等因素有关。[6]苏联解体后,国防基础薄弱的波罗的海三国面临三个安全政策选择:其一,中立或不结盟政策;其二,三国联盟,并与北欧国家密切军事合作;其三,加入北约和欧盟。前两种选择被视为加入北约的临时替代方案,因为一方面,当时俄罗斯军队仍然驻扎在波罗的海三国境内,三国受到前者的制约;另一方面,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潜力不足,没有能力独立进行领土的常规防御,所以波罗的海三国自独立以来就在外部力量或框架协助下进行军事合作。在2004年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三国在北约组织框架内的基础责任和多边行动之上,仍在进一步探寻和强化三国彼此间的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了以波罗的海三国为轴心,以传统军事安全为目的,拉拢北约部分成员不同程度参与的小多边合作策略。由此可见,波罗的海三国虽身处北约集团内部,却仍在进一步谋求搭建一个中心更明确、范围更小、地域更集中的军事安全“小圈子”,其产生的动因如何,特点与影响又怎样?本文拟通过对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军事合作形成过程、政策与行动的梳理与分析,阐明上述问题,为东欧地区国家间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一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相关推荐
-
[1]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中东欧研究(2000—2020 年)
-
[2] 被遗忘的殖民:论利沃尼亚十字军运动的性质
-
[3] 从魏玛三角、维谢格拉德集团到卢布林三角——后冷战时代波兰外交动向的基本轨迹
-
[4] 北极事务合作模式与开发“冰上丝绸之路”——推进东北亚国家合作与交流的几点感想
-
[5] 美欧跨大西洋联盟的战略协调之现实困难与未来前景
其他推荐
-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作者:雷勇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
2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8
作者:曹典顺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8
-
3
图书 北学研究.第一辑
作者:康振海
图书 北学研究.第一辑
-
4
图书 北学研究.第三辑
作者:康振海
图书 北学研究.第三辑
-
5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20
作者:杨海蛟 杨弘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20
-
6
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
作者:房宁 杨海蛟
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
-
7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9
作者:杨海蛟 杨弘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9
-
8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8
作者:杨海蛟 杨弘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8
-
9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7
作者:杨海蛟 杨弘
图书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17
-
10
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3辑,2013
作者:房宁 杨海蛟
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3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