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定位评说与整理方法破局

¥5.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12

字      数: 1508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本草纲目》定位评说与整理方法破局

摘要:自古至今,对《本草纲目》的性质与价值,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近几十年还出现了一种“否定《纲目》”的倾向,此皆涉及《本草纲目》的定位(性质与价值)。古代贬诋《本草纲目》者多出于尊经崇古,指责《本草纲目》资料驳杂。现代“否定《纲目》者”主要贬斥该书所载污秽迷信之物。此二者皆不明《本草纲目》旨在集历代本草之大成,其作用宛如一座鲜活的中国古代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故其取材不厌详悉。近四五十年《本草纲目》整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出现了某些内卷现象,使整理研究在单纯文字校勘上兜圈子。文章介绍了“破局”三策,即采用全式标点、引文溯源、开展药图与药源研究三法。借助此三法,推动《本草纲目》研究向深度整理发展,提升《本草纲目》的文献价值,拓展研究对象的范围。

1953年是现代研究李时珍《本草纲目》掀起热潮的起始之年,也是《本草纲目》研究的第一个节点。起因是该年初苏联莫斯科大学新校舍建成,其主楼廊厅上镶嵌的60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马赛克头像中,就有李时珍。这对刚成立还不长时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极大鼓舞,从此拉开了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研究的序幕。1983年,对《本草纲目》的研究热情,借着“纪念李时珍逝世390周年学术讨论会”之机而爆发,此为现代《本草纲目》研究的第二大节点,至今已历40余年。

这40余年间,《本草纲目》已是家喻户晓,研究成果众多,为什么还要评说该书的“定位”?因为自古至今,对《本草纲目》的性质与价值,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最近几十年还出现了一种“否定《纲目》”的倾向,故不得不辩。

一 《本草纲目》定位评说

所谓“否定《纲目》”的“否定”,指极力贬低、肆意诋毁,非正常的批评指误。《本草纲目》并非完书,可以批评,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开篇就是《本草纲目正误》[1],这样的“正误”,属学术探讨,非“否定”也。《本草纲目》问世以来,古今毁誉皆有,誉多毁少,古代少数医药名家也曾“毁”过《纲目》。

例如清初临床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1695)中指责李时珍:“未能达乎变通”“舍本逐末,仅以《本经》主治冠列诸首,以为存羊之意。”[2]张璐崇尚《神农本草经》,主张尊经复古,因此他觉得李时珍虽“博洽今古”,却不去阐释《本经》功治,仅把《本经》当作供品(“存羊”)对待。殊不知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起点更高,旨在解决本草学数百年失修,“舛缪差讹遗漏,不可枚数”的问题。李时珍之前的本草,“三品虽存,淄渑交混;诸条重出,泾渭不分。苟不察其精微,审其善恶,其何以权七方、衡十剂而寄死生耶?”因此他需要“剪繁去复,绳缪补遗,析族区类,振纲分目”[3],这比单纯诠释《本经》功治要紧迫、复杂、重要得多。不解决药物来源混乱问题,侈谈临床用药之理,那才真叫舍本逐末!

清代本草名家黄元御,更是尊经崇古。他在《玉楸药解·自叙》宣称:“农黄已往,仲景云徂。后之作者,谁复知医解药?诸家本草,率皆孟浪之谈!”进而点名指责“明时李时珍修《纲目》,博引庸工讹谬之论,杂以小说稗官、仙经梵志,荒唐无稽,背驰圣明作述之义几千里矣”[4]!又在《长沙药解·序》中贬斥李时珍:“采神经怪牒以炫其奇,征野史稗官以著其富。纪载博矣,而丑谬不经。”[5]要说“否定《纲目》”,黄元御真可算得上是“祖师爷”。反观明末大文学家王世贞《本草纲目序》盛赞《本草纲目》,云“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6]。这与黄元御的指责有着云壤之别。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郑金生.《本草纲目》定位评说与整理方法破局[C]//陈玉梅,江凤艳,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六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