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秦汉时期医疗考古遗存研究述要
摘要:秦汉时期为中华医学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已积累大量医疗考古遗存,包括医疗器具、药物、出土医学文献与图像、人类遗骸所见病理与医疗现象等,对实证秦汉医学发展脉络、论述秦汉医疗与社会、凝练中医学文化智慧、促进中医学文化振兴与活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秦汉医疗考古遗存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回顾综述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秦汉医疗考古遗存研究,在出土医学文献整理、典型医疗器具分析等方面成果显著,同时存在系统梳理与整合梳理不足、基于实证的秦汉医疗实践研究较为薄弱、跨学科研究需进一步深入等有待推进的空间。
秦汉时期为中医学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奠基阶段。该时期医经、经方、本草等主流医学理论形成,本草学、针灸学、脉学已形成独立学科,[1]初步建立较为系统的医事制度,各地域之间医疗交流密切,对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与丰富的传世医学成果相呼应的是,秦汉时期墓葬与遗址中出土诸多医疗考古遗存,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对实证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复原古代医疗技术手段、深化秦汉医学及社会生活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秦汉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相关论文数量众多,并有一些专著出版,内容涉及出土医学简帛的注释与汇编、医疗器具的类型与功能、医学理论与实践、医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其中也不乏重大学术和热点问题。秦汉医疗考古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秦汉医学实践与社会生活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择其要者,对秦汉医疗考古遗存的研究对象、重要考古发现、研究意义等问题谨作述评。
一 研究对象
高毓秋、辛智科、赵丛苍等学者认为,医学考古学研究材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反映古代医学发展情况的出土材料,包括医用器具、药物遗存、医学文献、医药名家遗迹等;二是需通过医学手段进行研究的考古出土材料,主要包括人类遗骸、动植物遗存等,[2]界定了医学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本文涉及的秦汉医疗考古遗存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医学考古学指向的两个方面,还有广泛的外延。秦汉时期医学理论初步形成,医、巫逐渐分离,但受生产力与自然科学水平的限制,医疗手段和医疗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原始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受鬼神致疾观念影响,医疗目的除疾病的诊治与预防外,还包括养生、卫生、追求长寿升仙等,医疗行为除了传统医学中的汤剂、针灸、按摩外,还融合了巫术、道教、佛教等宗教元素,同时该时期存在不同等级、身份的医疗人员,医疗条件与医疗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相关遗存同时反映出等级性、社会性的特征。
相关推荐
-
[1] 先秦秦汉时期出土涉药物品研究述论
-
[2] 出土医药简牍与战国秦汉医疗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3] 医学考古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
[4] 战国秦汉时期铁足铜鼎研究
-
[5] 秦汉时期针灸术的数术化
其他推荐
-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六辑
作者:陈玉梅 江凤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六辑
-
2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4辑
作者:张勇安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4辑
-
3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3辑
作者:张勇安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3辑
-
4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6辑
作者:张勇安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6辑
-
5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三辑
作者:陈玉梅 江凤艳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三辑
-
6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一辑
作者:陈玉梅 江凤艳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一辑
-
7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二辑
作者:陈玉梅 江凤艳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二辑
-
8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四辑
作者:陈玉梅 江凤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四辑
-
9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五辑
作者:陈玉梅 江凤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
图书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五辑
-
10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2018年.第五辑
作者:张勇安
图书 医疗社会史研究.2018年.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