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提供知识,也创造思想——文艺理论家钱中文访谈

¥1.6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1088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文艺理论提供知识,也创造思想——文艺理论家钱中文访谈

唯物史观最能宏观地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

丁国旗:钱老师,您好,很荣幸向您做这次访谈。您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新时期之后,因此,本次访谈我想就从80年代初说起。那时外国的各种文艺思想纷纷被介绍到国内,文学理论与批评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当时您是如何看待这现象的?

钱中文:70年代末80年代初,外国各种文艺思想被大量地译介到中国,我也是一个热心的介绍者,西方文艺思想特别是现代主义文艺思想的输入使人感到十分新鲜。当时文艺思想活跃,一面拨乱反正,一面争论问题,其中一个热门话题就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一些现代主义文艺思想的介绍者,往往被现代主义文艺思想所介绍,对现实主义文学与理论,采取了排挤甚至嘲弄的态度,染上了爱因斯坦批评现代主义者无度张扬自己主张时所说的那种“势利俗气”。我对现代主义作品觉得陌生新奇,后来在巴黎观看了好些荒诞派戏剧的演出,使我深为震撼,觉得其中的优秀之作,真如诉说人的生存艰辛的悲怆交响曲,但对它的宣传者的一些理论观点则不以为然。比如,说现实主义文学已经落后,只是再现、模仿,不具主观创造精神,今后现实主义文学将会被现代主义文学所替代,甚至将现代化与现代主义等同起来,等等。实际上创作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时期我花了不少气力,历史地、作家专题性地探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理论,并对它们各自的诗学原则进行了细致的比较,提出了一些观点,其中之一是,文学的发展并不是一种文学替代另一种文学。文学史上不是现实主义文学替代浪漫主义文学,也不是现代主义文学替代现实主义文学。更迭、替代的是文学思潮,而文学创作原则是难以更迭的,文学创作原则一旦形成,同其作品一起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所以现实主义并不会被现代主义所替代,相反它的创作会在不断地综合与创新中丰富自己。在80年代、90年代初文学理论在强调文学应该脱离政治、伦理道德的声浪中,我也及时地提出了文化系统与文学的关系,文学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它与审美文化与非审美文化(如政治、道德等)的种种复杂联系,它们综合而为不同国家互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成为一个国家文学特性形成的内驱力,而贯穿于各国文学的发展之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重写文学史”大讨论中,一些人不满过去编写文学史的政治化原则,于是在外国人的影响下,却又提出了另一种政治化原则。我这时在研究了多种中外文学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写文学史还是应以审美的、历史的与社会的原则更为适当,而不致发生翻烧饼的偏颇。

丁国旗:我记得80年代初您就提出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思想,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丁国旗.文艺理论提供知识,也创造思想——文艺理论家钱中文访谈[C]//钱中文.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