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文化特征

¥0.6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400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生育文化特征

人口学关注生育文化,是因为生育文化在生育变动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制约人口再生产起着支配作用的要素。要充分发挥生育文化的作用,还必须对生育文化的特征和作用的特点加以研究,掌握生育文化运动的规律。我以为,生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可归结为两条:一是它的规范性,二是它的历史性。

1.规范性

生育文化或生育文化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外延,规定着应该还是不应该,提倡还是反对,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起到预规和胁迫的作用。观念、伦理、道德具有概括和综合的意义,宗教则把这种概括和综合神化起来,因而表现得更为强烈。以中国传统文化而论,从孔子“庶矣哉”众民思想、宣扬多子多福,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宣扬“男尊女卑”;到程朱理学“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文化定式,无形之中形成一条思想的锁链,规范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千百年来人们在这种规范范围之内进行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多子多福”、“多生多育”对上策动着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即使没有明确的人口政策,也会在相关的土地、税收政策中得到体现;对下左右着广大民众的生育实践,铸成追求人丁兴旺的经久不衰的传统生育文化。与这种东方生育文化观相反,西方将生育行为纳入商品和市场经济范畴,论证了生产孩子同生产其他商品类似,先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或者数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然后才有可能从孩子身上获得经济、精神等方面的效益,通行的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原则下的生育文化,受经济利益支配的自主型的生育文化。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田雪原.人口学研究与学科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