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颠倒”之谜

¥0.9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3-04

字      数: 761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重思“颠倒”之谜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问题历来受到普遍关注,其中广为人知的一个论断是马克思将黑格尔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将其移植到唯物主义的土壤之中,从而完成了一场哲学革命。应当说这一论断不无根据,其一,从文本上看,马克思曾公开声称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并且在行文中曾经多次使用“颠倒”或“倒立”,并以之来论述自己同黑格尔的关系;其二,从内容上看,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确可以清楚看到黑格尔的影子,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亦是不争之论;其三,从效果上看,这一论断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可以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二者关系的轮廓,有利于马克思哲学的传播。但问题在于,将一个事物或问题颠倒过来,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实现哲学革命的就不是马克思,而是费尔巴哈。因为费尔巴哈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把哲学拉回到唯物主义的地基之上了。正如阿尔都塞所说,颠倒“这个说法严格地讲对费尔巴哈完全适合,因为他的确重新使‘思辨哲学用脚站地’”。[1]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呢?那么马克思哲学将不过是对黑格尔思想的一种重述,哲学革命无从谈起。因此,无论何种情况,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颠倒”问题。一是传统“颠倒”论的前提批判在颠倒问题的传统观念中实质上存在着一些隐蔽的前提:其一,实体化。即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被视为可以分离开来,独立存在的实体。三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其差异仅在于各种成分所占比重的不同而已,就像一杯饮料中放入不同比例的糖和香精一样。其二,形式化。辩证法可以是一个纯粹形式的东西,可以从其所置身其中的内容中抽取出来,也可以重新置入另一个内容之中。就像数学一样,事实上,黑格尔辩证法也的确曾被看作“真正的革命代数学”[2]。其三,方法化。有了前两层意思,第三层意思也就顺理成章了。事实上,辩证法往往被视为一种方法,一种可以与特定对象分离并被运用到任何对象之上的方法。以上三个前提相互勾连,隐性地决定着传统的颠倒观念,而这种传统观念实际上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粗暴扭曲。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崔唯航.重思“颠倒”之谜[C]//谢地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2辑·201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