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主题及其意象

¥0.8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10

字      数: 638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浅析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主题及其意象

加拿大小说家爱丽丝·门罗以出色的短篇小说创作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主要以安大略省西南小镇为背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多维度地展现在生活、家庭、婚姻、压力、欲望面前人类的种种困顿与纠结。其代表作短篇小说《逃离》围绕着女主人公卡拉逃离父母、婚姻及同伴的情节展开。本文着意于分析三次逃离的深层意义以及多重意象在主题呈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 概述

2013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她成为第一位问鼎诺奖的加拿大本土作家,同时也是111位获奖作家中第13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值得注意的是,评委会的颁奖词直白简练地称门罗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这是继1910年德国作家海泽之后,颁奖词中第二次出现“短篇小说”这几个字。她的获奖不仅为加拿大争得荣誉,证明女性作家的创作才能,也代表世界文学最高奖项对短篇小说艺术性的认可。

1931年7月10日,爱丽丝·门罗出生在安大略省温厄姆镇(Wingham)的牧场主家庭。从十几岁时起,她就开始写作。1950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影子的维度》,当时门罗还只是西安大略大学主修英文的学生。1968年,她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阴影的舞蹈》,并一举赢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迄今这位高产作家已经陆续出版14部小说集,其中因《你以为你是谁?》(1978年)和《爱的进程》(1986年)两获总督奖。她还曾摘取吉勒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布克国际奖等十数个文学奖项。著作等身、诺奖加身的门罗受到诸多盛赞,美国作家辛西娅·奥克齐将其誉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陈凤,2010:64)。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吕竞男.浅析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主题及其意象[C]//王启龙.跨语言文化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