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简析

¥2.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8

字      数: 1379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对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简析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欧美先进国家晚得多。如果与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的英国相比大约要晚200年。1861年俄国进行农民改革,宣布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经过一段高速增长期后,俄国才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的国家。在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要比欧美国家在短得多的时间里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总的来说,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比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得多,并有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的特点。本研究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经济作一简析,以利于对十月革命后特别是起始阶段布尔什维克党实行的经济政策的认识。

一 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

长期以来,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严重制约,要比欧美资本主义兴起的进程与发展程度落后很多。因此,农奴制成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农奴制是一种强迫劳动,其劳动生产率很低,阻碍了技术进步,同时也阻碍了劳动市场的形成。这样,使俄国工业革命与农奴制发生严重冲突。另外,长期实行农奴制,地主对农民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日益加强,俄国农村中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争取人身解放,以及为了争取获得作为小农经济生产者独立经营地位的必要条件的土地,农民频繁地进行反对地主的起义。在农奴制手工工场中,也爆发了农奴的反抗运动。

在上述情况下,俄国沙皇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来缓解矛盾,达到挽救封建皇朝的目的:一是用加紧对外扩张、掠夺新的领土和市场的办法,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19世纪上半叶,俄国先后通过侵略战争,夺取了芬兰、比萨拉比亚和高加索;在中国东北强行割据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但侵略战争并没有解决国内日益尖锐的矛盾,挽救农奴制。1854年3月,英、法等国向俄国宣战,沙皇政府在克里木(即克里米亚——笔者注)战争失败,迫使沙俄交出对黑海及沿海地区的控制权。沙俄的战败,清楚地表明:第一,由于沙俄向东北扩张的势头遭到严重挫折,从而失去了主导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也反映了沙俄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存在巨大差距;第二,战争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对此列宁指出:“克里木战争表明了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2]由于使人民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人民生活更加恶化,因而,战争不仅没有缓解农奴制的危机,反而使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据沙皇政府第三厅的记录,1858年发生了86次骚动,1859年为90次。1861年至1863年,俄国就发生了2000多起农民骚动,其中1861年就达1176次。在第一种办法挽救不了农奴制的条件下,沙俄不得不采取“自上而下”的农民改革的第二种办法,即在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于1861年俄历2月19日,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奴的人身解放,规定了农民赎买土地的有关办法。法令的具体内容是:有关农奴的人身解放方面,法令宣布废除地主出卖农民或交换农奴和任意惩罚农民的权利;农民有自由处理自身财产的权利;农民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可以订立契约和拥有动产与不动产。有关处理封建社会核心问题的土地所有制方面,法令规定在缴纳高额赎金的条件下,给农民以份地,归其长期使用。俄国农民用高价赎取的土地,在大部分地区是由村社共同占有,分给农民使用。这里要指出的是,农民在获得份地的同时,必须承担劳役租、代役租与履行为贵族地主服务的义务,这些都由地主制定的契约加以规定,并由地主加以监督执行。这次农民改革的法令,只涉及地主、农奴。1863年和1866年此法令的一些基本原则又推行到100余万采邑农奴与950万国家农奴中去。之后,又在非俄罗斯民族地区进行农民改革。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陆南泉.论苏联、俄罗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