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缘何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2.3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8

字      数: 1444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中俄缘何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亦日益加强。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区域合作主要以边境贸易为主,但边境贸易有其局限性。因此,要提升合作水平,必须由边境贸易逐步扩大到区域之间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何发展中俄区域合作,探索新的合作形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中俄两国的关注。

近几年来,特别是从2008年下半年发生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不论从国际大格局来看,还是从俄罗斯对华战略调整态势来看,都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总趋势对促进中俄区域经贸合作是有利的,为两国合作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把握好与利用好这一机遇期十分重要。

一 中俄两国相互战略依托关系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依然是国际形势的主流。综合地分析,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仍将继续保持稳定。但同时应看到,这几年来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这突出表现在:

一是大国关系互动强化,合作与战略竞争同时发展。由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的调整。

二是美国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特别是美国在国际关系中遇到了像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与反恐等困难,不得不调整对外关系,采取更加务实与克制的政策。

三是美国一再推行的单极化世界的构想实际上已破产。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离开中、俄、印、巴西、南非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难以解决。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峰会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四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调整的只是策略与手法。美国从自身安全利益考虑,它的政策重点是反恐与防核扩散。控制伊拉克与大中东地区,在原苏东地区搞“颜色革命”,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投入与影响,对中俄等国加强防范和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干扰。但美国推行上述扩张政策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它又不得不诉诸国际合作,不断改善自己的国际环境与形象。

五是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亦在加强。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多。

在大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过程中,中俄美三国关系的变化趋势是:从俄美关系看来,俄对美由战略妥协转向战略反制。叶利钦从1999年3月科索沃战争后,实行的是重点抵制美国单极霸权的政策。普京执政初期基本上延续上述政策,但“9·11”事件后,美为了反恐,保证自身的安全,对俄实行联合反恐的政策。此时,俄罗斯对美政策采取战略妥协,使俄美关系得到稳定发展。但当美认为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反恐取得进展后,很快就对俄罗斯实行了一系列战略挤压的政策,如北约东扩、准备在俄罗斯周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人权”、“民主”为由,对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等等。这些因素,使俄罗斯不得不对美放弃战略妥协而转向战略反制。2008年7月12日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概念》与7月15日他在使节会议上的讲话,都说明了俄对美政策的上述转变,强调了今后要对美国挤压俄罗斯的做法给予应有的回击。2008年在南奥塞梯进行的战争就是一个例证。

从中美关系来看,总体上来说,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但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上升,美国力图通过各种方式牵制中国的发展。

从美对中俄的共同政策来看,由于中俄两国与美国战略利益的不同,因此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矛盾与分歧难以消除,地缘战略的争夺、挤压与反挤压、遏制与反遏制等方面的斗争将会加剧和长期存在。中俄两国都是美国遏制的对象,这是中俄美三国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陆南泉.论苏联、俄罗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