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命与文化现实》结语

¥0.6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4

字      数: 294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结语

依靠文本细读和文献梳理的方法,在文本现象学和作者自述的基础上,用理论视角(尼采)透视的方法,从解构寓言、文化对话、原始思维、佛教内蕴、变态心理、生命倾诉、文学资源七个侧面,本书对马尔克斯和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相对完整的系统比较,在美学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路向之下,从世界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和民族地域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层面,认真分析了马尔克斯和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诸方面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在分析的过程中以莫言相关内容为线索,对相关的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关节点给予详细的关注,概括地论述了马尔克斯、莫言两位作家的许多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在研究方法层面,马尔克斯和莫言在各自的文学场域中,都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文本探索。福柯认为,“存在着两种比较形式,并且只存在两种:尺度的比较和秩序的比较。”[1]本书显然倾向于秩序的比较,提供了两位不止步于魔幻现实的文学地理关系图。平行比较的方法有利于梳理出两位作家在相同主题层面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方面的差异,因而在文本分析中,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黑格尔意义上的比较方法)也不时地被应用;影响比较的方法则有利于梳理出两位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世界性特征和民族地理文化特征,因而,随着相关文学现象比较关节点的出现,穿插性比较论述不断出现。同时,在“与”的比较层次上,我们也只能分析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莫言相关作品的比较性建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保中.地域生命与文化现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