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翻译

¥0.1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7

字      数: 45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文化认同与翻译

文化认同与翻译之间似乎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斯图亚特·霍尔(1992),认同并不是个传统的问题,而是翻译的问题(Identity is not so much a matter of tradition,but of translation)。[1]关于译者的文化认同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不少学者也有过评价。比如,任东升认为,译者的文化身份指译者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持有的文化心态和立场的固化和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左右其翻译实践,他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立场,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参与译文的生成过程,从译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甚至决定着译作的面貌,左右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的效果。[2]张坚、蒋林认为,译者的文化身份问题对文本的选择、策略的制定、异域文化的构建、本土主体的创造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实际上,译者文化身份的复杂性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归化和异化的使用上。[3]下面,笔者着重从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来探讨伊斯兰汉译的策略问题,借此反思韦努蒂归化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富.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