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及翻译策略

¥0.9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7

字      数: 355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中国穆斯林的双重认同及翻译策略

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自唐朝时期就迁移到中国。伊斯兰教把这些人的后裔与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等,经过长时间杂居、通婚、交融,凝合为回族。在回族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并潜移默化塑造了回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思想性格、行为规范等。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教律、伦理要求等,经过长时间的流传与民族化,已成为回族的民族传统。回族的形成是与伊斯兰文化俱生的,一个合格的穆斯林,世界观必然是伊斯兰化的。可以说,伊斯兰文化作为异邦的一种宗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促成了一个民族(回族)的产生。回族是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在中国土地上形成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哺育着它、滋养着它。由于长期处于大分散的状态,中国穆斯林在长期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主体文化,主动学习和吸收汉文化,是汉语言文化的自觉接受者。他们穿汉服、说汉语、取汉名、读汉文,从诸多思维方式、认识理念上无不带有汉族文化特征,成为中国各民族中与汉族最为接近的民族。因此,中国文化无疑也是回族文化的渊源之一。汉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经过了长期历史积淀而在回族人中交融互补,回族文化是二者的混合结构和复合型文化。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富.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