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欧洲历史的塑造》共五章。其中,第一章“欧洲史的传统形态”和第二章“历史研究与社会变迁”为理论探讨。第一章首先追溯了欧洲史的传统形态——自由进步史观的由来,自希罗多德、圣奥古斯丁、18世纪英国与德国的史学家、19世纪的德意志思想家(尤其是黑格尔)的著作,到20世纪初阿克顿勋爵主编的《剑桥现代史》,无不体现了这一历史观。他们认为,历史的发展过程尽管缓慢,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专制到自由的单线进步过程。该史观典型地体现在成书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剑桥现代史》中,故被称为“维多利亚史观”。20世纪初,美国史学界接受了这一史观,其影响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此同时,鲁滨逊倡导的“新史学”兴起,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但也导致了历史的碎化。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将历史的发展视为一种单线发展过程。作者对这些深为不满,决定建构一种新的史学理论。第二章,他批判了“科学的”历史研究,并认为历史学家不应该只关注有意识行为模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应关注无意识行为模式,探讨了不同文化模式相遇时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文明扩散论”。作者的结论是:“推动历史变化的主轮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接触。”[1]
相关推荐
-
[1] 南宋方书《叶氏录验方》的编撰情况、主要内容与知识传播
-
[2] 汪鹏《袖海编》中的日本书写研究——基于姚鼐文论视角
-
[3] 《古诗十九首》的文采与内容 迦陵学舍
-
[4] 《中国哲学通史·明代卷》内容简介
-
[5] 智俨与华严宗哲学的核心内容
其他推荐
-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
-
2
图书 世界政治研究.2021年.第一辑:总第九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图书 世界政治研究.2021年.第一辑:总第九辑
-
3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8辑
作者:刘全国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8辑
-
4
图书 世界政治研究.2021年.第二辑:总第十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图书 世界政治研究.2021年.第二辑:总第十辑
-
5
图书 形象史学.2022年.秋之卷:总第二十三辑
作者:刘中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图书 形象史学.2022年.秋之卷:总第二十三辑
-
6
图书 海外调研集萃.第1辑
作者:赵芮 赵远良
图书 海外调研集萃.第1辑
-
7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07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07
-
8
图书 海外调研集萃.第2辑
作者:邹治波 赵远良 邵峰 张淼
图书 海外调研集萃.第2辑
-
9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17辑
作者:史忠义 栾栋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17辑
-
10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卷.上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