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一 “中和”与“养气”:天人同构
在《循天之道》开始的一段[1],董仲舒即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一是“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一是“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两个命题所在的完整脉络如下: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天有两和,以成二中,岁立其中,用之无穷。是故北方之中用合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合阳,而养始美于上。其动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然则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成,南方之所养长;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长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诗》云:“不刚不柔,布政优优。”此非中和之谓与?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2]
相关推荐
-
[1] 元代宗朱学人对孟子知言养气论的多维度阐释
-
[2] 试论董仲舒的“礼乐教化”美育思想
-
[3] 由朱、王经典诠释路向试论二者关于“知言养气章”解释之差异
-
[4]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生成与文脉传承
-
[5] 论“中和”的意义
其他推荐
-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作者:王中江 李存山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
2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2辑
作者:张京鱼 王文 田兵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2辑
-
3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作者:谢一彪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
4
图书 中国过程研究.第四辑
作者:赵成 姜德刚 王治河
图书 中国过程研究.第四辑
-
5
图书 广府文化.第4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图书 广府文化.第4辑
-
6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1号
作者: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李学通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1号
-
7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2号
作者: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李学通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2号
-
8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24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24号
-
9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1年.上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1年.上
-
10
图书 近代史资料 总57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资料 总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