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可修炼的、线状之“身”

¥0.5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5-10

字      数: 275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社会化的、可修炼的、线状之“身”

相比于圣人,对人们来说,“形”通常在意识反思层面之下,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身”、品格(person)或“自身”是可意识到的,而且是内在反思和修炼的场所。相反,“体”通常并不能如此。“身”是社会化的建构自我,它被标以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符号,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价值、品性、经历和学识所积聚的躯体。拥有一个“形”可防止一个人在宇宙中成为无形,但是拥有一个“身”是把其放在与他人之“身”、他的家族和国家更为具体和平行的关系之中。“身”更多地是与平行或线状连续性,而非共通性的特征相关;另一方面,“体”是与无法描绘的共通性相关。不同于家庭成员之身体,“身”与“体”相比更少可能重叠,并且甚至当“身”重叠时,它们更多是只有连续的、线状的和部分的重叠。在家庭当中,“身”之间的关系在连续性的意义上可以被理解,即是说,存在“延续”其他一些人的特质,这些人,或者从空间上说,与自己同时代的人,或者从时间上来说,是过去或者将来时代的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能如此亲密以至于实际上成为一体。然而非血缘之“身”之间的关系,最多是平行而非重叠的关系。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中江,李存山.中国儒学.第10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