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三 射箭比赛与社会自我
迄今为止,射箭比喻已经表明道德修养是通过构成一个人本质的社会角色的完成来实现的,并且实现目标是从自身出发的能带来快乐的活动,尽管与西方的美德伦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中国射箭比喻中的道德内涵是独特的,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社会性通常对于实践极其重要,儒家的伦理目标出现在互相联系的生活中,相应地,儒家文化中的美德没有孤立形成的,更重要的是,儒家伦理的特征是如此的杂多和特殊以至于不能减少任何美德或角色的基本集合,尽管在西方学术界“仁”、“义”、“礼”、“智”有时候被列为基本美德,但是它们被理解为一个单个整体有机道德品格的各个互联的方面更合适,或者像孟子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人性的一般特征。独立的看待这些美德可能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启发,但是我们几乎不可以在不涉及其他三种美德的情况下单独讨论“仁”、“义”、“礼”、“智”,因此如果有美德的话,它们最应该作为一个美德整体被理解,朱熹就是这么理解美德的,而且他将“仁”作为总汇其他的美德。总之,重要的是,对儒家来说幸福是只有通过参与到互相联系的生活中才可以得到。
相关推荐
-
[1] 从土地看南亚社会农村妇女的自我赋权——兼论比娜·阿加瓦的“讨价还价”策略
-
[2] 自我的微调与社会的团结:罗蒂论反讽与现代性认同
-
[3] 社会困境与自我隔离: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
-
[4] 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拉斯基研究二十年的自我回顾与省思
-
[5] 生境存在:现代社会终结的未来可能性
其他推荐
-
图书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第四辑
作者:王浦劬
图书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第四辑
-
2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卷.第1辑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24年卷.第1辑
-
3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卷.下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卷.下
-
4
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研究.第一辑
作者:佐斌
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研究.第一辑
-
5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4辑
作者:李爱军 于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4辑
-
6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8
作者:曹典顺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8
-
7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作者:雷勇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
8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9
作者:任平 庄友刚 桑明旭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9
-
9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2辑
作者:张京鱼 王文 田兵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2辑
-
10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作者:谢一彪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